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6日 徐守盛)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6日 徐守盛)

2013年02月06日 09:35   来源:湖南日报   
    (三)千方百计扩大内需

    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力争完成投资1.8万亿元左右。继续推进“三个一”行动计划,组织实施百大重点产业项目、八大基础设施工程和八大生态民生工程。工业发展,力争完成投资7200亿元。重点推进上海大众长沙分公司年产30万辆乘用车、山河工业城、长沙蓝宝石新材料基地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投资3800亿元。其中:交通,争取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2000公里;推进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土谷塘航电枢纽、湘江2000吨级航道、岳阳城陵矶临港区等水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杭长和长昆客运专线,以及娄邵、石长线,长株潭城际等铁路项目建设,争取煤运通道岳吉段、怀邵衡、黔张常、渝怀二线实质性开工;实施黄花机场东扩工程、支线机场新建和改扩建等民航项目。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加快大唐攸县电厂建设,核准并开工新建华电常德电厂、大唐华银怀化石煤电厂,争取核准神华永州电厂,力争中电投白市和托口水电站,以及湘电临武三十六湾等风电场、双峰凯迪等生物质电厂投产发电;继续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力争农村电网未改村的改造面超过85%;推动1000千伏荆门-长沙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实施“气化湖南”工程。水利,启动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加快涔天河水库扩建;继续加强“四水”流域综合治理,疏浚航道和河道;推进堤防加固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城建,重点推进长沙地铁、过江隧道等工程,完善各市州城市主干道、供排水系统,全面推进供水设施提质改造,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管网配套建设。生态建设,力争完成投资450亿元。加快以“一湖三山四水”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东江湖、水府庙水环境保护治理和清水塘生态新城等项目建设。民生工程,力争投入达到1000亿元。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33.26万套,竣工22万套,抓好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管理。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落实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今年各级政府价格调节基金用于保障蔬菜的生产、供应、流通和价格稳定的比例不低于30%。积极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以及节水产品、家庭自给式太阳能产品。发展湘绣、湘菜、湘酒、湘茶等产业,打响“湘”字号消费品牌。支持湘商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培育消费热点,鼓励发展电子商务、无店铺销售、邮政快递等业态,以及社区商业、家政、养老、培训等居民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普通商品房供给,满足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强化发展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保障作用。加强资金保障。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加快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用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等形式扩大再融资;加强银企、银项对接,稳步扩大信贷规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强能源保障。保持煤电平稳运行,重点加快煤运通道荆岳段和煤炭储备基地建设;提高成品油保障能力,加快中石化长郴娄、中石油兰郑长等成品油输送管线,以及中石化道县油库等项目建设。加强用地保障。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民生工程用地需求,加大闲置土地、违法用地的清理整顿。加强矿产资源保障。加大页岩气、煤、铁、有色等紧缺矿种的找矿力度,提高资源勘查、开发、选冶和加工利用的水平。加强人才保障。实施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强人才服务,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湖南

    深入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继续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联合产权交易平台等十大重点改革,推进绿色信贷、环境责任保险,探索发行湘江治理债券。实施以两型产业振兴为主要内容的八大工程,深入推进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十大环保工程,重点推进湘江风光带、昭山绿心保护与发展等十大标志性工程建设。加快五区十八片建设步伐,启动重点污染企业搬迁工作,依法关停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生产线;推进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示范。完善两型监管体系,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统计制度,开展绿色GDP评价;推进两型标准建设,实施两型标识认证。

    毫不放松节能减排工作。坚持节约优先。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推广十大低碳清洁技术;推进以电力、煤炭、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的节能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合同能源管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以及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减排工程,全面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脱硫脱硝。广泛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抓好汨罗、永兴等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机制,深入推进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试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

    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和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大力推进绿色湖南建设,力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品。坚持保护优先。继续搞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巩固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成果,加大对水系、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维护生物多样性,防范外来生物物种入侵;开展“林业十大绿色行动”,加快青羊湖生态文化示范园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防控农村面源污染,扩大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范围。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配套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等政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绩效考核评估机制,推广节地型城市建设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和应急能力建设。

    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倡导并力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完善并落实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消费政策,深入开展两型机关、园区、企业、村庄、家庭等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两型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五)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文明社区,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良好风尚。

    繁荣城乡公共文化事业。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启动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创建申报工作;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市县延伸;加强农家书屋后续维护和管理,强化乡镇综合文化站设备配置和管理服务。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加快建设省博物馆、图书馆等重点文化工程。促进文化精品生产。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保护好、利用好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推进永顺老司城、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侗族村寨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天心文化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基地和湖南日报传媒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与科技结合,做强广电、新闻出版产业,做优演艺、动漫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媒体等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与资本市场结合,支持快乐购、华声在线、体坛传媒等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规范发展艺术品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健康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稳妥推进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深化全省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组建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和演艺集团,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和项目的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机制。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

    (六)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继续为民办实事。在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生态、流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就学、就业、扶贫、救济救助、文化服务、公共安全等社会领域,投资约340亿元,为民办21件实事。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完善创业激励政策,建设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和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抓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确保纯农户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动态清零;做好城镇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推动21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力争在学前教育办学体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教育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加快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建立重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扩大基本医保门诊统筹实施范围,落实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继续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落实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遏制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病发病率上升势头。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提高中医药慢性病干预和重大疾病救治能力。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城乡一体化监管格局,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提高群众身体素质。抓好企业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扎实开展全面小康进程监测。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统筹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研究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保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大病医保试点范围,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经办管理体制和便民服务体系。继续强化扩面征缴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社保稽核和审计监督,依法打击各种弄虚作假、违规骗保行为,确保基金平稳运行。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孤儿保障。抓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等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重视残疾人事业,支持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的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健全特殊人群社区矫正、安置帮扶、集中收治模式和联动管控机制。依法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做好网络舆情分析。落实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因决策偏差引发不稳定问题。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震和地质灾害防御能力。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全面落实《法治湖南建设纲要》。自觉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舆论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司法公正。深入推进“六五”普法。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大力推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兴湘与强军相统一,协调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走湖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完善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体制机制,抓好以战备训练为中心的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提高兵役工作水平,高质量完成兵员征集任务。严格执行政策,认真扎实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 

(责任编辑:宋雅静)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