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2013年02月06日 10:34   来源:四川日报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启动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做强市州经济梯队,做大区域经济板块,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制定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推进工作方案,研究制定差别化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区域协同合作机制。继续支持成都领先发展,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的核心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推动成都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提质升位。加快制定推动次级突破的指导意见,支持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追赶跨越,力争年内新增2—3个经济总量过1000亿元的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支持一批经济基础较好、产业支撑较强的县城和重点镇加快发展。

  2.深入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争取国家将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推广运用到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根据国家要求,抓紧编制实施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南部城市群(宜宾、泸州、自贡、内江、乐山)发展规划。加快川渝合作示范区(广安片区)建设。积极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金融总部商务区等重大项目,着力打造产城一体示范单元。

  3.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加快实施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高原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突出抓好交通、能源、水利和生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资源开发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着力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突出的民生问题。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争取国家制定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抓好藏区“十二五”规划项目实施,积极推进大小凉山扶贫开发与艾滋病综合防治试验区建设。

  4.加快推进攀西地区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和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构建全省南向国际大通道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钒钛、稀土、水电、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成昆铁路改造米易至攀枝花段等重大项目。

  (二)保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1.稳步扩大投资规模。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以上。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突出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建设,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自主创新等领域的建设和投入。落实好国家出台的“新36条”和42个实施细则,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千方百计做好要素保障,着力缓解瓶颈制约。

  2.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分层次梯度快速推进500个省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度完成投资436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成兰、成渝客专、西成、成贵等铁路、宜泸渝、巴陕等高速公路、溪洛渡水电站、达州燃机电厂、武引灌区二期、四川现代商用车等在建项目建设,力争成绵乐客运专线、川威集团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力争开工建设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雅康、汶马、成都新机场高速公路、岷江航电综合开发、雅安至武汉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金堂火电二期、红鱼洞水库等项目,做好成都新机场前期工作。积极对接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部署,规划和储备一批重点项目。

  3.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中央扩大消费的政策,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大力支持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和家庭,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购网销、信贷消费、租赁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培育信息服务、旅游休闲、文化教育、健康医疗等新的消费热点,确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优化商贸流通网络布局。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

  (三)切实强化产业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1.大力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万亿产业、千亿园区、百亿企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饮料食品、油气化工、钒钛钢铁及稀土、能源电力、汽车制造等7大优势产业,加快石化下游产业、成都汽车制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信息、软件等六大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力争全年营业收入超千亿企业达到2户、超500亿元企业达到7户。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争全年培育700户以上中小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推动内江、自贡、德阳、绵阳、乐山、宜宾、攀枝花等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积极争取将南充、达州尽快纳入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规划,加快泸州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狠抓园区建设,突出主导产业,搞好配套发展,打造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加快发展。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和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力争粮食总产量增加5亿斤。深入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开工建设11个大中型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大力推进12个县“全域灌溉”试点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农技推广,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继续抓好第二批60个现代农业、40个现代畜牧业和40个现代林业重点县培育工作。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制定服务业改革发展指导意见,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与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抓紧启动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培育工程。深入推进成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启动省级服务业改革试点工作。突出发展旅游经济,加快建设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路线。

  (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1.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先发展成都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培育发展川东北、攀西城市群。重点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尽快培育一批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城镇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防洪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教育、卫生、就业、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

  2.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新一轮60个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突出抓好新村聚居点建设,累计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00个。加大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沼气池、农村公路等工程实施,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3.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支持成都市继续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适时启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区建设。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户籍制度,解决农业人口进城落户、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增添发展活力

  1.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审批事项和管理法规,依法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和程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2.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流程。拓展深化扩权强县改革试点,进一步研究下放经济和社会事业管理权限,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争取进入“营改增”试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研究出台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顶层制度设计方案,推进全省统一电子招投标平台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做好全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4.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联动机制。推进水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落实乌蒙山片区留存电量政策。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