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凝聚多方力量推动重点区域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和管理新模式,加快区县开发区、农民就业基地建设,积极承接高端产业项目。严格落实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促进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基本完成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健全“九农”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农业基础建设及综合开发一期任务。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大幅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形式,加快发展高端高效农业。全面完成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四年规划任务,做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和10万户农宅抗震节能改造。认真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对低收入农户相对集中地区给予重点扶持,加快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全力办好世界草莓大会、国际食用菌大会。
扎实推进重点新城和新型城镇体系建设。继续坚持聚焦通州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区开发,推动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等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积极推动顺义、亦庄--大兴、昌平等其他新城建设。着力强化新城的产业功能,引导布局优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努力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切实发挥小城镇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镇、农产品加工示范镇、乡村旅游示范镇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和产业有序聚集。完善投资机制与政策,加快郊区产业基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推动城市服务管理向农村延伸。加快重点地区发展步伐。统筹做好城乡结合部重点村改制转居、就业社保等各方面工作,确保基本完成50个重点村城市化改造任务。特别是要加强规划引导,培育发展适宜产业,抓好整体改造试点,推进工业大院“腾笼换鸟”,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
加强市级统筹协调,加快北京新机场、园博园、南中轴森林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城南行动计划三年建设任务。继续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建设,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规划建设向南延伸,积极支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替代产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创新沟域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强区县联合开发,促进生态型产业项目落地,打造新型山区经济带。支持密云生态商务区、门头沟旅游文化度假区建设,组织搬迁山区农民5000人,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提升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水平。
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实施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功能布局相协调,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加大缓解交通拥堵力度。以轨道交通建设和道路微循环改造为重点,以公交线网调整和换乘条件改善为突破口,以科技支撑和精细化管理为依托,着力提升交通服务保障能力,力争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指数控制在6以下,公交出行比例提高到44%。加快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建设,力争分段开通4条线路。完成80项疏堵工程,打通道路微循环45公里,抓好京昆高速、京包高速等干道建设。推进地面公交分级建设管理,开通阜石路大容量公交,建成宋家庄、四惠等综合交通枢纽,改善公交、地铁接驳换乘条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加强停车管理和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停车资源,规范整顿出租车运营秩序。建成2万辆规模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逐步完善步行、自行车道路系统,引导鼓励绿色出行。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认真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加强生活垃圾全过程综合管理,加快处理设施建设,焚烧、生化处理比例分别提高到20%和30%,分类达标居住小区超过50%。提高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医疗垃圾管理水平。统筹林业发展和耕地保护,通过存量建设用地腾退、废弃砂石坑绿化、二道绿隔调整种植结构、争取政策支持等措施,力争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0万亩。继续抓好城市立体绿化、宜林荒山绿化、森林健康经营、中幼林抚育等重点工作。
不断提高资源能源保障水平。坚持量水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制度,开展区域、行业绩效考核。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做好服务业和生活领域节水。加快建设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抓好第十水厂、郭公庄水厂等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区水资源保护,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推进三大水系及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加快污水处理、雨洪利用等设施建设改造,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3%,再生水利用量达到7.5亿吨。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工程,加快四大燃气热电联产项目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强能源储备和运行调控,做好高峰时段能源保障,确保供应安全可靠。
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全面开展“精细管理、服务群众”活动,实施环境秩序分级分类管理,提升重点大街、重点区域、进京通道的环境景观,抓好街巷胡同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宣传发动,集中力量推进,启动全市现有882栋简易楼改造,实施1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房屋改造工程,统筹解决好抗震节能、设施配套、停车管理等问题,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1582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任务。实施地下管线消隐改造,加强安全防护和动态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升监测预警指挥调度水平,提高城市抗灾应急能力。完成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任务,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和身份证号码等为基础的实名制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北京”。
深入实施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坚持积极而为,注重从各方面利益结合点上完善政策、推进改革,切实办好惠民实事,提高发展的包容性。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扶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帮扶城乡8.8万名就业困难群众实现就业。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精细化援助,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研究制定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服务政策,加大对产业转型地区稳定就业的政策支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合作机制,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公平和适度普惠,推进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迈向人群全覆盖。做好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农转居劳动力参保工作,统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有关政策。继续实行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标准。加强特困人员重大疾病救助,出台慈善事业促进办法。深入落实“九养”政策,加大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和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优先安排教育投入,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91.2亿元、增长20.7%。制定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学校建设等七项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幼教师资培养培训,新建改扩建50所公办幼儿园,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增入园名额2.4万个。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抓好名师授课数字化资源建设,加强体育、艺术、科技和实践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严格管理、规范发展校车服务,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启动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创新工程第二期项目。加强对民办教育的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落实首都教育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