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明3月29日电 (王艳龙) 记者29日从云南省药材行业商会获悉,受3年连续干旱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云南省80%的中药材品种价格大幅上涨,年均涨幅达三成左右。不断上涨的价格导致部分药企减产、停产。
“因持续的干旱,至少有100种以上的中药材产量受到影响,三七、红芽大戟等出现了价格上行趋势。”云南省药材行业商会常务会长余应康说,干旱使云南中药材产量不断下滑,导致200多种云南产药材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在昆明市菊花村药材市场,药材商们普遍向记者反映,云南主产的三七、红花、云香木等药材价格大幅上涨,其中三七市场均价达600元人民币/公斤左右,涨幅接近40%。
持续上涨的价格,导致下游产业链叫苦不迭。云南省一家三七产业股份公司去年便因三七价格大涨而停产。因三七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该公司目前也只是部分产品复产。而市场上销售的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药产品也大多处于赔钱赚“吆喝”的尴尬境地。
“目前,云南省中医院20个院内制剂品种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云南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夏杰说,自2009年以来,面对不断上涨的药材价格,医院已经对院内制剂进行过一次调价,但现在仍有一些制剂处于亏本生产。
夏杰认为,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供不应求和三年连续干旱等因素造成。如果旱情继续,中药材产量压力将更大,可能会导致价格继续波动。
业内人士则表示,推动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突出;二是,药材种植时间过长,农户积极性不高;三是,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药材减产;四是,缺少完备的药材储备体系,市场调控难以起作用;五是,劳动力、基础物资等价格普遍上涨,药材种植成本大幅增加。
“政府要做好中药材种植的规划和引导。”余应康说,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农户的补助,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并对农户给予技术支持和帮助;加强对中药材行业的调控,建立现代化的交易平台,实现行业信息畅通,防止中药材价格的大幅波动。
另外,余应康还认为,应该加大对伺机炒作、囤积居奇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好中药材市场秩序。
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中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据统计,云南省有6157种药用植物,占中国药用植物资源数的55.4%,药材产量则占到全国的80%以上。(完)
(责任编辑: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