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吃空饷”需连下猛药

2012年05月08日 16:46   来源:长江网   忆长安
    最近,浙江省永康市在市委机关报《永康日报》上,用整整两个版面,刊登了《永康市在编不在岗人员自查情况结果通报》,曝光、公示了该市192名因各种原因“在编不在岗”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月4日《广州日报》)

    “在编不在岗”通俗的讲,就是指“领着工资不干活”的吃空饷行为。主要有五种表现:一是长期不上班,仍足额领取工资;二是未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擅自经商或参与企业发展,领取双份工资;三是已故多年,仍由家属继续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和补助;四是受到党政纪处分或司法处理后,工资待遇并没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五是一些人根本没有编制、人事关系和档案,却领着全额财政工资。

    “吃空饷”的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永康,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吃空饷”的新闻不绝于耳:2006年,甘肃省发现“吃空饷”者908人;2007年,山东省共清理出涉及违规人数11858人;2011年,福建龙岩出现的“最牛公务员”事件,9年没有在单位上过一天班工资却照发;2012年1月,山西省静乐县县委书记之女王烨被查出连续5年在山西省疾控中心“吃空饷”10万元人民币。

    吃空饷,就是侵占国家公帑,涉嫌诈骗,还貌似变相贪污,已经激起了社会的广泛痛恨,因为他们吃的不仅是白饭,而是人民的血汗。有学者认为,应当加强对这类行为的制裁力度,如果吃空饷是故意的甚至是恶意的,那么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进行严肃处理。

    细究吃空饷者,无一不与权力操纵有关。但凡吃空饷者,背后均藏诸多猫腻,各种怪招令人咋舌。被吃者甘愿让吃,违规者欣然接受,明眼人一看就看出,两者之间存在利益输送。但能否打破各条黑色和灰色的顽固利益链,又摆在执法者面前。

    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想遏制吃空饷的现象,必须连下猛药。永昌市委除了要严惩吃空饷的人,更要惩处导演吃空饷和为吃空饷者创造条件的人;人事、财政部门也需极力配合,科学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将“红头文”等规范性文件,上升到法律层面,提高法制化程度,给外部提供一个良好的监督渠道.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