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华大基因科学家王俊入选英国《自然》杂志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深圳成为获得这两项殊荣的唯一中国城市,我们倍感光荣和自豪!创新载体建设加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投入运行,国家基因库动工建设,新增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等180家,累计757家。科技创新向前沿和高端迈进。第四代移动通信、基因测序、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处于世界前沿,光启研究院专利申请量占全球超材料领域的85%以上,华为、中兴在LTE技术领域的基本专利占全球的1/5。深圳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均增长35%。我市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416项,其中国际标准137项。创新生态体系更趋完善。出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10”文件,强化创新政策支撑。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北斗卫星导航、移动互联、超材料等产学研资联盟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崛起。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增股权投资企业1450家,累计3500家以上。继续实施“孔雀计划”,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团队16个。成功举办第14届高交会和第11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
(四)绿色低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预计万元GDP能耗降幅超过4.25%,万元GDP水耗下降11.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年度减排任务超额完成。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新建绿色建筑292万平方米,累计达1265万平方米,居全国前列。全年新增建筑节能48万吨标准煤。全年推广新能源汽车2100辆,累计超过5000辆,继续位居全球城市首位。国际低碳城列入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启动区建设稳步推进。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相关法规,开展碳排放核查,碳排放交易准备工作进展顺利。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新建污水管网323公里,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69.5万吨,新增79.5万吨。日污水再生利用量达到136万吨,增长13.3%。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总量350万吨,比上年提高16.6%。垃圾焚烧发电量4.5亿度,居全国第一。启动500个小区垃圾减量分类试点。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加快。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提升行动,新建和整理绿道1012公里,建设142公里、4.4万亩生态景观林带。新建改建公园64个,公园总数达841个。集中整治机动车、电厂等PM2.5重点排放源,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力推进跨界河流污染治理,龙岗河、坪山河、观澜河水质通过省达标考核。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通过第三次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
(责任编辑:吴肖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