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深圳市生产总值1.295万亿元 增长10%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2012年深圳市生产总值1.295万亿元 增长10%

2013年02月01日 09: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一)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持续健康发展。转型升级是事关深圳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当前的产业转型就是未来的有质量增长,无论经济形势多复杂,困难和压力有多大,转型升级的方向不能变,步伐不能停,力度不能减。一是以培育优质增量引领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加快23个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建设,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30亿元,扶持项目1000个,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力争全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30%左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金融中心功能,打造财富管理中心和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地。加快建设平安保险、太平保险、招商证券等18座金融总部大厦,新引进金融机构15家以上。继续支持顺丰、朗华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物流产业集约化、高端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市、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支持专、精、特、新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启动未来产业培育计划,在海洋经济、航空航天、生命健康等领域抢抓新的机遇。二是以优化存量推动转型升级。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推动转型升级。根据各区域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因区施策。加快创新型产业用房建设、旧工业区改造,实施特色产业园培育工程,提高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加大技术和品牌创新力度,大力发展都市时尚型产业,推动服装、钟表、黄金珠宝等产业高端化,打造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国际竞争力。三是以高质量投资带动转型升级。落实国家促进民间投资“新36条”,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强化重大项目和上市企业用地保障,加快建设华为控股全球总部和百度、阿里巴巴国际总部、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等重大产业项目,推动坝光片区国际生物产业园、大沙河创新走廊、梅林电子商务产业带、华大基因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四是以扩大内需促进转型升级。抓住消费升级机遇,扩大深圳品牌影响力,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发挥“深商e天下”电子商务平台作用,积极发展服务消费、虚拟消费等新兴业态。优化本地消费环境,推进罗湖国际消费中心、福田中央商务区等核心区域建设,大力培育推广“深圳购物”、“深圳美食”。抓住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的机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加快技术、产品和服务外溢,扩大经济发展腹地。

  (二)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是实现质量型增长的战略支撑。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建设创新环境优、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益好的国际创新中心。一是不断夯实创新基础。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力争达到3.9%。加快深圳国家基因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作用。推进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科研机构落户深圳,新增各级创新载体100家以上。加快培育新型研究机构,促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双提升。二是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力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因工程、超材料等优势领域,取得核心技术新突破。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支持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平台,更多地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技术攻关。全年组织实施50项以上高技术重大攻关项目。三是全方位优化创新生态。在关键领域组建一批产学研资联盟,推动协同创新。强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开放式创新。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推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争取新三板试点。加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构建专业化、网络化的专利服务和标准服务体系。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办好第十五届高交会。四是全力构筑创新人才高地。完善人才发展机制,高水平培养和高质量引进并举,集聚一批具有世界水准的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深入实施“孔雀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以上。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全面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