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四不像”企业不断涌现

2013年05月03日 08:50   来源:新华网   

  浦东张东路一个园区里,有一家普兰金融服务公司。他们在票据市场上扮演着发现价格和快速撮配的经纪人角色。去年,普兰为包括五大国有银行在内的1000多家大大小小银行和2.2万家企业服务,撮合票据交易量高达6万亿元,其中5万亿元票据在上海交易。一家民营企业,让上海平添了一个票据“场外市场”,这被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称之为“普兰现象”。

  普兰只是众多新型金融公司中的一个。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之外,有很多新面孔,既有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管理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公司,也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负责准入的创投基金、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公司,还有一些新兴的金融公司,如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在金融机构间服务的企业,以及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服务的企业。各种在细分行业间交叉、跨界、“混搭”的“四不像”企业,开始不断涌现。

  “现在金融机构多,金融产品多,他们是一颗颗珍珠,企业却不了解。我们是一根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让他们发挥价值。”上海立信易合金融信息服务公司董事长易小玉说。通过在各类机构和企业间穿针引线,立信易合希望成为企业的财务医生和资本管家。

  市金融办地方金融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金融创新的关键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各类民间金融创新都致力于从这个角度,发现市场机会,弥补市场缺口,寻求发展机遇。近年来各种新型金融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渐登上大雅之堂。

  针对这些新生事物,上海交大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教授坦言:这些新型公司的出现,是市场化的选择,本身就说明经济发展有这样的需求。过去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需要,必须要有新的机构补缺。引入民营成分,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这符合经济转型和金融改革的大方向。同样,只有具备了大大小小、丰富多样的参与主体,才能产生完善的金融生态和更高的金融效率,更好地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这已成为政府机构和企业的共识。记者获悉,普兰已成为浦东新区改革先行先试的试点单位,也是国内首家具有票据中介业务资质的创新型金融服务公司;立信易合也成了市经信委和浦东新区金融局大力支持的金融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