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城乡结合部,消毒餐具加工厂环境脏乱、污迹斑斑、垃圾遍地、苍蝇飞舞,餐具卫生安全堪忧。
这些厂子的生产营利模式是:先采购餐具,简单清洗包装,收取餐具押金后,交给餐馆使用。之后,回收、清洗、包装,再给餐馆。如此反复,赚取清洗包装费用。
对生产环节卫生不达标企业,卫生执法监督大队多次敦促整改,但问题依然存在。抽检机构一年一检,平常不管,一次合格管用一年。
近日,记者对四川成都多家消毒餐具公司暗访时发现,消毒餐具加工地点隐蔽、环境脏乱差。种种迹象暴露出,消毒餐具并不安全。
加工企业环境脏乱
“有点苍蝇是正常的”
记者调查发现,成都消毒餐具加工厂大多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地点隐蔽,环境脏乱。
这些厂子的生产营利模式是:先采购餐具,简单清洗包装,收取餐具押金后,交给餐馆使用。之后,回收、清洗、包装,再给餐馆。如此反复,赚取清洗包装费用。
5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青羊区文家场乡华严村7组403号。这是记者之前暗访的成都市佳洁餐具消毒有限公司,如今,大门口上公司名称已被清理掉,只有字迹模糊可见。厂区大门紧锁,透过门缝看到里面已经人去屋空。
一个不到20岁的看门小伙子告诉记者,厂子已经搬到新津(成都下辖的一个县)去了,要买碗打电话可以联系得上。
4月11日,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曾暗访了这家公司。当时,公司门口立着一排垃圾桶,各种垃圾散落一地,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横在门前。
记者以买家身份进入公司,受到一名40多岁男子的热情接待。他介绍说,公司专门清洗碗筷,每套碗筷收费8角钱,如果长期合作,每套可以优惠到7角5分钱。目前公司每天向成都市内200多家餐饮店送出10万多套清洗后的餐具。
在记者的要求下,该男子带记者来到公司洗碗操作间参观。刚一走进操作间,一股臭味便扑鼻而来。记者见到,面积约20平方米的操作间内,10多名没有穿工作服、没有戴口罩和手套的工人正在忙碌。
一眼望去,操作间的墙面污迹斑斑,地上随意放置着装满餐具的塑料筐,不少塑料筐旁边就是肮脏的垃圾,不断有苍蝇飞来飞去。
记者仔细查看,发现一些已经清洗完毕打包好的碗筷甚至还可以看到褐色的残留物,而盛装这些餐具的塑料筐上结满了厚厚的污垢。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该公司有20多名洗碗工,仅16人持有健康证。“什么健康证,听都没有听说过。”56岁的洗碗工姚付华来自四川省威远县,他告诉记者:“我没有健康证,公司里还有好几个人都没有。”
类似的情形出现在成都市西郊犀浦镇两河市场的一家消毒餐具加工厂。
4月17日,记者被老板娘带到了市场旁的一座民房里。随后,她以“加工点刚开业不久,今天不能开门”为由拒绝了记者入内参观。
记者看到,加工点的门口就是5个垃圾桶,苍蝇嗡嗡地飞来飞去。记者问苍蝇会不会飞到车间去,老板娘表示,“有点苍蝇是正常的。”
老板娘说,这样的厂子,10万多元就能办一个,要不了半年就会赚回成本。
第二天一大早,记者再次来到该加工点,并进入了车间。整个车间就两间民房,也没有完备的消毒设施,地上到处散落着碗筷。记者在加工厂看到,餐具包装上既没有加工方的厂名,也没有厂址,甚至连联系电话也没有,透过薄薄的塑料薄膜,还可以看见里面的污物。
社区干部直接办厂
“凶得很,惹不起”
消毒餐具厂的经营者,有个体老板,也有社区干部。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武侯区机投桥街道机投桥社区分管卫生防疫的干部李宇龙亲自开消毒餐具清洁厂,垄断辖区餐馆。
在机投桥社区附近,凡有一次性消毒餐具的饭馆,使用的都是成都宇龙食全酒美餐具。进价每套7角,卖一元一套。
记者遂以低于每套7角的进价向餐馆老板推销。但遭到一些餐馆老板彻底拒绝:“餐具是社区干部推销的。整个街道你们都插不进来。”也有想动摇的表示,“社区干部凶得很,惹不起。”
在武侯区机投桥街道机投桥社区公示栏里,记者发现两委会成员有李宇龙。他主要负责城市管理、卫生防疫推进工作,联系方式上的手机号跟餐馆老板提供的手机号码一致。
随后,记者以买餐具为由,拨打李宇龙的手机。李宇龙在电话中表示,要先去餐馆看看再说。这跟所有销售人员的回答如出一辙,显得十分警惕。
成都宇龙食全酒美餐具包装上标明:“本公司引进国内最先进的清洗消毒烘干一体机,产品经过380度远红外高温消毒及无菌保洁包装”,留了联系电话,但没有厂址。
记者对餐具是否合格表示怀疑,“卫生防疫部门来查过吗?”
餐馆老板几乎都表示,“卖餐具的老板(李宇龙)有后台,查也是合格达标的噻。”
记者拨打包装上的电话,一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厂子在温江。
4月18日下午,记者在毗邻温江区的青羊区文家场乡蔡桥村6组一家民宅里找到一个没有厂名的消毒餐具小作坊。记者看到工人们穿着胶皮鞋,用水冲洗餐具,脏水满地流。一名警惕的年轻妇女把记者堵在了作坊门外,并驱逐记者出院门。记者只好离开,女子一直跟到马路,并开始用手机通话。
5月5日下午6时许,记者再次走进这家作坊。院子里静悄悄的,跟大城市郊区出租房没什么区别。几户人家各忙各的,其中,离院门最近的一对老夫妇正在吃晚饭。
老人说:“工人都下班了。”
他们警惕地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是检查卫生的。他们又问是哪儿的?我们答说,是省上的。他们遂让我们进入洗碗作坊查看。
洗碗作坊的卷闸门半悬着,记者往上推开门走进发现,地面上的水迹还没干,留有鞋印。室内只有一台机器,上面胡乱地摆放着各种物品。
另外几个房间里码着一筐一筐包装好的餐具,记者随机从一个筐里拿出一套餐具,上面的包装和机头桥社区餐馆所用餐具一模一样。
卫生监管效果不佳
“一年只检查一次”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发现,这些加工厂之所以能生存,跟监督部门“干打雷不下雨”监管方式不无关系。
据成都市佳洁餐具消毒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12年上半年到今年4月,成都市卫生局和青羊区卫生局先后6次下达过《卫生监督意见书》(简称《意见书》)。
《意见书》中提出的问题大致包括:“完善工作地面、桌面等易清洗的材料;完善防鼠、防蛇、防尘设施;及时清除残渣、餐厨垃圾等;工作人员应持健康合格证上岗;禁止使用工业用品加工清洗餐具;加强车间的消毒;餐具外包应有单位名称、工商营业执照号、出场日期等。”
记者注意到,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反复出现在了2012年3月、5月、6月、9月、12月共5次《意见书》上。对此,成都青羊区卫生局执法监督大队协管员胡柳也表示,她曾敦促该公司整改过好几次,但同样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
卫生执法部门屡次下达意见书,为何始终不能彻底解决该公司存在的卫生问题?
大队长冯晋说,要处罚佳洁餐具消毒有限公司,除非是他们包装的餐具抽检不合格。但是,厂家提供的一份2012年12月13日由中铁二局集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报告却显示,该公司清洗的餐具抽检合格。
冯晋无奈地表示:“我们没有条件,也没有资质来检测他们清洗的产品是否合格,只有技术机构才能实施,比如疾控中心。”
当记者提出想拿几套餐具自己找检测机构检测时,冯晋却表示:“还是我们来监督抽检算了,过一会我让我们的人采样送检。”可是,卫生执法人员离开该公司时,并未带走餐具样品。
4月19日,记者拨打青羊区疾控中心卫生科电话,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营消毒餐具办理卫生许可需先申报,检测合格即可,一年只检查一次,平常不用抽检。”
(责任编辑: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