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一家五口身患残疾 想用歌声重新就业

2013年05月21日 15:10   来源:海南日报   陈成智 黄媛艳

    

大哥王儒忠和小妹王亚香面带微笑与客人挥手道别。本报记者苏建强摄

  这是一个感人的家庭,一家有五人身患残疾,却乐观坚强———怀着感恩和梦想,活着!

  “我能站着说,不用坐!”1米38的王进良虽腿有残疾,但依旧固执地坚持站着接受我们采访。

  在全家身有残疾的4个孩子中,1米38居然是最高的高度。他的哥哥、三弟、小妹的身高,分别只有1米26、1米22和1米09!

  在三亚市吉阳镇中廖村,王进良家是个极其特殊的家庭,除了两个出嫁的姐姐外,包括瘫痪在床的母亲吕亚引在内,全家有5个残疾证。

  出乎预料的是,当我们走进这个家庭,打开他们的话匣时,感受到更多的,是乐观和坚强,是感恩与梦想!

  王儒忠:想用歌声重新就业

  王儒忠今年才49岁,牙,居然早早掉得一颗不剩。

  除了兄妹4人先天残疾外,这个家庭还遭遇了太多的不幸:1976年,一把火烧光了家中的茅草房;1982年,父亲王亚兴因病壮年辞世;不久,母亲吕亚引又被发怒的牛用牛角挑伤腹部;2004年,在陵水打工的二弟王进良遭遇车祸……

  虽然身有残疾,但王儒忠始终坚持自食其力。他和弟弟王进良曾经赴陵水某景点打工,后来又曾到三亚某景区(现已关闭)打工。他的拿手本事是——唱歌,尤其是黎族民歌。

  在我们的鼓励下,一颗牙都没有的王儒忠放开了嗓子。“甜不过黎家的糯米酒,美不过黎家的三月三……”歌声一起,这个家庭立刻有了别样的欢乐。

  令记者吃惊的是,虽然已经多年不唱,但王儒忠唱起《甜不过黎家的糯米酒》、《捡螺》、《久久不见久久见》、《改革开放就是好》、《椰子果》、《爱的奉献》等歌曲,不用歌本,竟一字不差。

  音乐,已成为王儒忠生活里的一抹亮色。

  虽然王儒忠和家里多数成员一样,领取着政府的低保,家里还有两亩田地出租略有收入,但他还是希望靠唱歌实现再次就业。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活,更是要证明自己不是一无所长。

  王进良:在感恩中期盼爱情

  王进良说,没有政府和残联的帮助,不可能有他和家人的今天。

  王进良的感恩是发自内心的:当年大火烧了茅草屋,正是在政府和村里人帮助下,才解决了住的问题;1999年,在政府改造茅草房资金补贴下,家里盖起了平顶房;2012年,省残联又帮家里盖了40多平方米的新平房,还帮着添了无障碍设施。

  最让王进良感动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2007年,他得以到亚龙湾一家五星级度假酒店工作,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得以缓解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前,他曾经和哥哥王儒忠一起到陵水某景区打工,车祸后才中断打工。

  如今,王进良是亚龙湾区域一处集体宿舍的管理员,那里居住着数千名酒店员工。双下肢畸形的他兢兢业业,工作记录本上详细地记着每个宿舍的卫生、用电安全等情况。

  站着接受采访持续了20多分钟,看着王进良的双腿,记者再次提出找个地方坐一坐,又被他婉拒。“我七、八楼的楼梯经常走,习惯了。”王进良说。

  看得出来,他更愿意被当做正常人看待。不过,他告诉记者,他的上级和同事,还是经常照顾他。“打包脏衣服送洗之类的活儿,可能普通人不觉得怎么样,但对我来说肯定算重活儿了,主管和同事们都会帮着我干。”

  如今,41岁的王进良最大愿望,是身体状况能保持现在的样子,一直工作到退休。此外,母亲一直希望他能找个媳妇。但他也知道,这种事情,还得靠缘分。

  互爱互助的一家人

  走进王家,第一感觉是干净整洁,甚至在卫生间的小门口,还有用半截子大可乐瓶种的一株花。

  身高仅1.09米,最小的小妹王亚香,双腿已经严重变形,不过,大哥已经拄木杖,二哥在外打工,三哥也有严重残疾,母亲瘫痪在床,家务主要靠她操持。那盆小花,表达了她对美的向往。

  因为弟妹的病情,王英和同样身体健全的二妹王青一样,从小没少给家里干洗衣、做饭、犁田、插秧、放牛等各种家务和农活。1981年王英远嫁广西博白,却始终牵挂着娘家。

  2003年,王英干脆动员丈夫,回到三亚打工。只要有时间,她就回家去看看。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多年来,自己肢体健全的孩子们,从来没有嫌弃过这些身有残疾的亲戚。

  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但采访中我们深深感受到,这一家人的坚韧、团结、乐观、感恩。他们无法改变躯体,却坦然面对人生。

  微风拂过,槟榔花香沁人心脾。记者一抬头,发现王家屋顶,居然有两处燕巢。4只小燕子不时从巢中伸出小脑袋,张着小嘴,叽叽喳喳。母燕则不停地衔回食物,挨个送到小燕子嘴里。

  在这个温暖的屋檐下,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家,正在续写着乐观团结、守望相助的温暖故事……

(责任编辑:吴肖叶)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