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缓解择校热 “均衡”要加快

2013年05月22日 08:47   来源:新华日报   蒋廷玉
    “为了孩子,再折腾也得买”——5月21日,本报一篇报道反映了家长想让孩子“上好学”的饥渴。5月20日,南京日报的一篇报道同样令人感慨:南京名校之一的民办玄武外国语学校,今年报名门槛虽然抬高,但依然挡不住家长们择校的热情,报名第一天,就有近1000名家长前来登记,有的家长甚至凌晨3点半就到学校等候。

    据了解,南京之所以出现学区房价格上涨、家长对民办名校“趋之若鹜”现象,与今年南京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变动很有关系。4月上旬公布的2013年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热点公办学校招生,在计划内有空余学额的,应在本区范围内采取公开报名、电脑摇号的方式确定。这项政策意味着,想让孩子跨区择校行不通了。

    南京市的做法无疑符合规定要求,因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主导政策是“划分学区,就近免试入学”,特别是去年12月省政府发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政,对遏制择校提出新要求。然而在几天前的一个中午,记者聆听了几位家长对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的热议。家住南京秦淮区的小学生家长徐英女士认为,禁止跨区择校是新的不公平,理由是南京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集中在鼓楼、玄武等区,禁止跨区择校,就把薄弱区优秀孩子上好学校的路堵住了。南京市民吴剑飞先生则认为,如果能把“拉力琅”等一批名校的师资力量均衡到各区小学,择校问题就会大大缓解。还有家长认为,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有招生“特区学校”。

    “家长思维”或许有点过激,对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均衡配置需要“循序渐进”缺乏周全考虑。然而,“家长思维”也不乏催人思考的意义:南京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均衡步伐能否快一点?均衡的“雨点”能否大一点?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重中之重”。南京今年发布的义务教育均衡利好之一是骨干教师和校长的流动,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全面推行。而据了解,2010年5月底,我省即在全国率先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南京是全省首批13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之一。当年的《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校长和教师在同一学校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15%、骨干教师按照每年不低于骨干教师总数15%的比例进行交流。两相对照,显然,南京市校长和教师交流的步子可以快一点。

    南京市近年来在义务教育均衡方面做出不少努力,该市在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已形成多种模式,如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名校+农校等。然而与广大市民“上好学”的旺盛需求相比,显然还有差距。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市也承载着人们更多的期待、更高的要求,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南京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雨点”应该更大一点。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