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连涨12个月,近一年累计上涨11.3%,同比涨幅时隔多年再次高居两位数——从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5月份全国房价数据中,人们心情复杂地“读”出这样的信息。
两位数的房价涨幅,显然让政府“添堵”,因为,如同许多城市一样,南京也将“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幅”作为今年房价的调控目标。而按季度发布的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今年一季度仅增长9.3%,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幅更低。南京地产界评论人士尹宵飞坦言,照此态势,南京今年完成调控目标形势严峻。
在中央将控房价纳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标后,感受到压力的地方政府当然不止南京。从全国70个大中城市看,5月份全国房价以两位数上涨的城市共6个,依次是广州(15.5%)、北京(15.2%)、深圳(14%)、上海(12.2%)、南京和厦门(10.2%)。“环比连涨”、“同比涨幅扩大”,是除温州外其余69个城市的共性特征。二线城市排位靠前的南京,只不过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一起扮演了“领涨”角色而已。
昨天数据发布后,一种类似于“用放大镜”找楼市调控成效的解读并不完全合乎时宜。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在微博上说:5月,70个城市房价环比增幅均值为0.91%,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表示,尽管环比、同比皆涨,但南京房价涨速还是放缓了。对此,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坡认为,不应过度解读涨幅的细微变化。“2月份‘国五条’出台,意外刺激了3、4月份加快上涨,5月份涨幅放缓回到常态,更多是市场自身起作用。”事实上,真正需高度重视的是,这一年来,房价连涨势头之盛、累计涨幅之大和市场看涨预期至今不减。
微博上的一个段子,将“中国房价下降”的难度和“中国男足冲进世界杯”相提并论。“之前的三次调控让市场三次后悔,观望的、没买的都后悔。”南京一家大牌房企的销售负责人季晓光说。如今,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国五条”,难道也会变成“空调”?
抛开饱受争议的调控路径不说,这一轮调控的两大背景不得不提——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二是信贷规模急剧扩张。前者增强了经济稳增长对楼市的依赖,所谓欲罢不能;后者助长了人们将房地产作为财富最佳“避难所”的惯性需求,不管钱多钱少,人人买房而后快。“经济不景气,反而对房地产形成相对利好,因为资金会向房地产行业集中。”张辉认为,“国五条”地方版之所以普遍高举轻放,房产税迟迟不能落地,也与经济形势有关,如同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情形一样,楼市因此赢得了喘息之机。记者注意到,今年前5个月,楼市因素“扮靓”了江苏投资和政府收入指标。在全省投资中,房地产投资“五分天下有其一”;而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加快,也有涉房税收较快增长的“功劳”。
房价连连上涨,让房地产“泡沫”再引关注。昨天,被戏称为“空军一号”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如下观点在网上传播:中国房价未来5年内会跌50%,这来源于致富欲望和超额货币。另一警告来自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惠誉,其高级董事朱夏莲提醒中国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正在上升,“我们不清楚借款者是谁,也不清楚贷方是谁,以及资产质量的好坏”。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表示,对于超额货币究竟流向何方,大家都在猜测,但楼市显然是一个重要的资金“蓄水池”,资金过度集中于楼市难免造成市场虚火上升,蕴含的风险不得不防。5月份全国70个城市中房价唯一下跌的温州,就是一面镜子。
尽管对于“何为房价过快上涨”没有定论,但当前房价水平更多“将”了老百姓的“军”。就南京来说,房价上涨最快的恰恰是刚需房相对集中的江宁和江北。江宁楼盘翠屏托乐嘉改毛坯为精装,销售均价因此猛涨4000元/平方米。而房租跟着房价涨,让《人民日报》也发出了不能让住房“买不起也租不起”的民生呼吁。(本报记者 吉强 汪晓霞)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