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火了 盘点重情重义的重庆合伙人

2013年06月21日 10:48   来源:重庆日报   

  上映三周,《中国合伙人》票房已破四亿,这部被称为创业传奇巨制的影片不仅赚足了票房,更赢得了良好口碑。

  而在重庆,当初商潮初泛,也有一批民营企业家闻风而动,抱团合伙创业。其间他们消解波折坎坷,消弭是非恩怨,寻找价值共识的过程,同样令人唏嘘感慨。重情重义的重庆“合伙人”,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独特的重庆式合伙模式——

  义字当头 合伙生意“来得快”

  “重庆人合伙,最大特点莫过于‘来得快’,兴许就是一顿饭、一杯酒,第二天就开始合伙了。”如今,与温州人、广东人和陕西人合伙做过生意之后,九龙坡旭鑫建材公司老板周鑫对此非常赞同。

  “一天合意,两天谈拢,三天上路。”周鑫这样描述自己与重庆人做的第一桩生意。

  周鑫是贵州铜仁人,2000年从重庆某部队转业后,一直在重庆一家国企当保安。2003年的一次战友聚会上,他与一个战友的弟弟叶然初次见面,两人挨着坐,谈得很投机。

  “酒桌上,我们俩都在诉苦,谈工作的不如意。然后就聊到合伙做生意的事了。正好现场有战友说,可以介绍一个线管销售的项目,当场我们二人就合了拍,第二天粗略商量了一上午,便分头筹钱,第三天就把钱凑到一起,开始跑项目了。”周鑫说,当时只有一个感觉,“重庆崽儿耿直。”

  “合伙做生意,通常是因利相聚,而在重庆,合伙初衷中,‘义’的因素往往会大于‘利’,这也是重庆人合伙生意‘来得快’的原因了。”渝北大竹林片区小有名气的“弓虽昌焖烧鸡”餐饮店老板付昌斌,用自己的合伙例子来阐释“义字当头”。

  “在我这个年龄,又有稳定的工作,本来是无需出来创业的。”年近40的付昌斌道出自己合伙缘由,“但我和另外一个兄弟伙一直都觉得,夫妻感情的结晶是孩子,而兄弟感情的结晶就是事业,因此,我们都认为应该一起搞些什么,才能不负了这段情义。”

  最终,两人选择了门槛较低、投入较少的餐饮业。在资金投入上,双方未做任何硬性规定,而是根据各家情况量力而为。关于分红,也不完全按照出资比例,而更寻求分享与平衡。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