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西北部湾城镇群将构筑“南宁+沿海”发展双极

2013年06月24日 08:17   来源:广西日报   

  “城际轻轨建成后,北海的银滩就会成为南宁的银滩,而南宁的青秀山也会成为北海的青秀山。”3年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获批时,媒体这样展望。如今,随着南钦高铁建成,当年的憧憬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据了解,今年,广西力争全面建成并开通运营的11条铁路,其中就包括了沿海高铁南宁至钦州、钦州至防城港、钦州至北海段。

  “随着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内部交通系统日趋完善,城市之间距离将越来越短。”6月21日,广西北部湾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复的《纲要》基础上,我区相关部门将组织编制《广西北部湾城镇群总体规划》,2014年底,完成相关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衔接工作。

  “交通是城市群内部系统的动脉,产业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严世明表示,北部湾城镇群建设将着眼于提升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完善产业园区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集聚产业和人口,在我国西部沿海逐步形成开放程度高、竞争力强、带动和辐射作用大的国家重点城市群。

  据了解,北部湾城镇群包括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中心。按照各区域功能互补和错位发展的思路,北部湾城镇群将构筑“南宁+沿海”发展双极、“南宁-滨海城镇发展主轴”,提升区域新功能的“玉崇发展走廊”;打造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铁山港(龙潭)、东兴(凭祥)5大组团。

  根据《纲要》“将北部湾城镇群建设成为南中国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城镇群”的有关定位,北部湾城镇群实施大城建发展战略。南宁市坚持文化立城,累计投入460多亿元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打造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北海市以建设区域国际滨海旅游商贸物流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临港工业基地为目标,构建以高科技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工业园区和美丽宜居的北部湾国际新城。防城港市实施“港、工、城互动发展”战略,先后投资600多亿元连续实施城市建设百项工程,拉开“三岛三湾一核心六组团”的城市发展新格局。钦州市积极推进“五年跨越、十年巨变”计划,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产业合作枢纽、市场交易枢纽、宜商宜居海湾新城”的“三枢纽一新城”。

  近几年来,北部湾城镇群在政策、资金等倾斜下,加强与周边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的对接和共建,完善城镇给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群的承载和集聚能力大步提升。目前,共有20家世界500强企业、18家大型跨国公司以及一大批大型央企抢滩北部湾;中马钦州产业园、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全面启动,云南、四川、湖南等相继在北部湾设立临海产业园区,中泰产业园、香港产业园区等合作园区正加快筹划建设。

  专家指出,广西北部湾城镇群建设,亟须破解一些瓶颈问题。如门户综合能力建设相对滞后,阻碍城镇群面向国际开放与区域合作;中心城市总体实力不强,对区域整体发展贡献不够;沿海城市体制分割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制约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环境压力加大等。

  记者了解到,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中国未来要构建“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北部湾地区位列其中。(记者 苏必庆 通讯员 宁国用)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