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易地扶贫搬迁成本高补助低 亟待长效扶持

2013年07月05日 09:38   来源:半月谈   

黔江区黑溪镇光明村的盘山公路蜿蜒在云雾中。杨敏 摄

  武陵山区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区,跨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71个县市区,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在扶贫攻坚实践中,一些地方对部分深居偏远山区的居民实施易地搬迁,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然而,由于补助标准较低,搬迁成本高,许多贫困群众存在“想搬、怕搬”的矛盾心态。同时,搬迁过程中涉及的土地和搬迁户后续发展等困难和问题也值得关注。

  搬出大山才能治穷根

  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山腹地的中元村,是一个典型高寒贫困山村,全村有626户2400多人。“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这首民谣,真实地勾勒出中元村村民生活的恶劣环境。在2005年时,中元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

  面对贫困状况,武陵山区一些区县积极创新扶贫模式,改变长期以来的就地扶贫模式,大胆提出将深居山区的群众搬出大山,探索易地搬迁生态扶贫新路。

  为了治穷根,黔江区在充分调研,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整合各方面资金,先期将位于海拔1200多米高寒山区的73户328人搬迁下山,并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前,中元村二期44户搬迁建设正积极进行,预计年底就能全部建成入住。

  半月谈记者在中元村搬迁安置点看到,一幢幢居民楼焕然一新,街道宽敞整洁,环境优美,居民生活安适。中元村党支部书记费元忠说:“没有扶贫搬迁,村民恐怕一辈子都离不开深山,也很难摆脱贫困。现在住的是楼房,喝的是自来水,村口就有农村客运站,坐车10分钟就能到镇上赶场。”

  黔江区长吴忠表示,搬迁群众散居在高山峡谷里,有很大一部分农户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高寒地带,而且大部分是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很难覆盖,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对这些特困群众,若采取常规方式就地开发扶贫,不但投资大、耗时长、不能稳定脱贫,而且不利于生态恢复,形成恶性循环。将他们搬出大山,既可实现贫困农户搬迁致富,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又可有效保护资源环境,促进武陵山区可持续发展。

  三道坎:成本高、补助低、顾虑多

  毛坝村是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一个典型的高寒山村,属国家扶贫重点村,全村有824户2760人。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酉阳县从2007年开始对部分贫困家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目前实施搬迁的有280多户900余人。

  毛坝村党支部书记姚昭军说,扶贫搬迁对于解决山区贫困来说是个好事,但对搬迁农户来说,代价很高,大多农户是拼了“老本”才搬出来的。

  他给半月谈记者算了笔账:按照规划,搬迁安置房面积240平方米左右,当时建房造价10万~15万元。现在的建房成本更高了,至少20万元。而农户实际得到的现金补助每户平均不到2万元。许多农户为了搬迁,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款或到银行贷款。“目前搬出的农户,条件算是好的。当时没搬的农户,往往都是特困户,照现在的建房成本,是很难搬出来的。”姚昭军说。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对于贫困山区,生存条件恶劣,贫困程度深的农户,可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易地扶贫安置涉及多个部门的多种扶贫资金,主要包括易地扶贫安置专项资金、以工代赈资金、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等。在当前建材和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的情况,各项资金的补助标准偏低。

  从各地的实施情况看,国家补助的易地扶贫资金,仅能基本满足公共设施建设和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房补助资金杯水车薪,即便加上地方配套,绝大部分搬迁农户只能靠借款和贷款完成搬迁。比如,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兴镇安置点,总投资2923万元,其中农户就要自筹2000万元,200户移民每户要支付10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武陵山区贫困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矛盾心态:一方面渴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或为下一代创造好的生活环境,支持搬迁;另一面高昂的搬迁成本导致一些农户“望而却步”,“想搬、怕搬、搬不下来”。

  重庆、湖北等地相关部门反映,土地问题也是制约易地扶贫搬迁的一大难题。扶贫搬迁安置地大多属于高寒山区或深山河谷地区,可供安置的用地资源少,土地调整难度大。安置地原住农民大多不愿转让土地,客观上增加了异地安置土地的调整难度。在国家从严控制建设用地的宏观背景下,近些年很多地方停止了农村宅基地审批,一些地方通过充分挖掘土地调整潜力解决搬迁群众安置用地问题,但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长效政策扶持机制亟待建立

  半月谈记者在武陵山区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了解到,通过扶贫搬迁,居民住房条件、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一些搬迁农户在各方帮助下,后续产业发展初露端倪。但是,绝大多数搬迁群众由于家底薄,缺乏实用技术和市场意识不强,后续产业发展困难,都是靠外出务工收入维持生活。

  基层干部群众建议,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并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融投资机制,为易地扶贫搬迁提供财力保障。重视解决搬迁安置土地问题,一方面增加生态扶贫搬迁用地指标,另一方面要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创新土地的流转和调整方式。

  一些干部群众呼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起扶持搬迁群众发展后续产业的长效机制,整合相关项目、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帮助搬迁群众因地制宜地发展成本较小、技术要求不高、风险不大和有特色、有优势、有市场、见效快的后续产业。

  西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的相关专家建议,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层面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研究,针对如何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村整村搬迁、对扶贫对象实行差异化扶持政策、扶贫对象基本住房保障等重大问题,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确保扶贫对象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记者 徐旭忠 周芙蓉 丁文杰 黎昌政)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