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是不好查还是不想查?调查河南宋基会莫要成了“烂尾工程”!

2013年07月08日 07:01   来源:新华网   

  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巨资建造的“宋庆龄雕像”未完工即被拆除一事近日引发强烈关注,而其兴建雕像时人们的种种质疑再次被提起。

  针对人们的质疑,河南省统战部、民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等多部门早在2011年9月就宣布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然而时隔两年,调查组究竟调查出什么竟无人知晓。面对记者的采访,也仅是一句“不便透露”。

  调查要花时间、走程序,特别是难度大、涉及面广的调查需要更多时间,这些人们都能理解,但这绝不能成为敷衍了事的借口。在热点事件发生后,个别部门高调宣布立即调查,此后便开始一拖再拖,面对质疑“挤牙膏”式的回应,试图利用时间来“稀释”人们的关注度,最后将调查拖成“烂尾工程”。

  立即调查变成了化解舆论的“工具”,拖延回应成为转移视线的“法宝”。事实上,人们对于河南宋基会的关注确实在淡化和转移,原本“拖字诀”也即将奏效。然而,河南宋基会居然“不识趣”地在这时拆除“宋庆龄雕像”,导致人们关注来了个“回马枪”,个别部门原本将要奏效的“拖字诀”也没了功效。

  在正常情况下,公益慈善组织在实现社会道义、分配慈善资源等方面能发挥很大作用。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本应有着更强的自律性和公信力,本应坚持信息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公益慈善组织日常的监管中,特别是对于丑闻频出的个别慈善公益机构,更需要严格的监管,决不能熟视无睹,对社会的质疑应该深入调查。有关部门应在调查上做好舆论监督的接力棒,及时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交代。

  雕像的一建一拆,巨额资金被河南宋基会轻易打水漂,如此浩大的工程为何建设与拆除都如此易如反掌?到底是谁在为其保驾护航?有关部门调查了两年,连个“阶段性结果”也没查出来,难道此次调查又要成为“烂尾工程”?

  有人说,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打死的都是没有背景的妖怪,有背景的都被领回去了。笔者想问的是:面对丑闻缠身的河南宋基会,有关部门到底是不好查?还是不想好好查?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