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CPI“打响”了2013年经济半年报的第一炮。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先后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和江苏的CPI同比分别上涨2.7%、2.6%,涨幅创近4个月新高,分别回升0.6个、0.9个百分点。尽管同比涨幅反弹力度稍稍超预期,但CPI总体表现让人安心:上半年全国、江苏的同比平均涨幅分别只有2.4%、2%,不仅分别低于去年同期0.9个、1.1个百分点,而且明显低于“3.5%左右”的年度调控目标。
不过,CPI在经济半程跑中率先“达标”,并未赢来公众多少叫好声。昨日沪指用“先抑后扬”,表达了投资者对6月份CPI的评价——数据发布后大盘旋即由涨转跌,传递了投资者对同比涨幅反弹过大的担心;最终以上涨收市,是因为投资者看清了6月份全国CPI环比持平,和上月相比,物价总水平其实是“停涨”的。
“6月份同比涨幅扩大,主要是因为去年6月份CPI环比下降0.6%,翘尾因素带动今年CPI上涨1.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说。和全国环比持平相比,江苏6月份CPI比上月仍上涨了0.3%,江苏调查总队消费价格处处长许家东分析,江苏部分商品涨跌步调和全国不一致,导致了CPI环比上的差异。6月份,江苏鲜菜比上月涨了6.1%,全国却是下跌5.2%。
“八大类消费价格中食品总是‘昂首挺胸’”,“食品中的领涨角色‘非菜即肉’”,这是CPI留给公众的最深刻印象。6月份,全国和江苏的食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9%、5%,依旧涨幅最高、影响最大,拉动各自的CPI分别上涨1.6个、1.5个百分点。江苏食品中的鲜菜、鲜瓜果、炒菜、牛肉价格同比上涨16%、14.9%、3.7%、23.6%,分别拉动CPI上升0.4、0.2、0.2、0.1个百分点。还有两种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平时不显山露水,但涨势同样较快:一是粮食,6月份全国、江苏同比分别上涨5.1%、3.8%;二是房租,全国、江苏同比分别上涨4.1%、2.8%。“一瓶矿泉水价格赶上一斤大米,种一年粮食的收入抵不过外出打一个月工,这些现象说明就比价关系而言,粮价该涨。不过,考虑到粮价为百价之基,粮价加快上涨后的连锁效应需密切关注。”南京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周旭说,在公众买不起房后,房租又摆出了让人租不起的架势。
上半年缺少重大的突发性涨价因素,让物价走势看起来温和可控。从全国看,在6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只占0.8个百分点。基于此,央行二季度储户调查显示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21.8%,高于前两年的平均值。但是,官方数据和百姓心理落差并未因今年CPI相对低调而得以弥合。“CPI涨多少要问家庭主妇,我和国家统计局一样云里雾里。”网民“染红珠峰”的情绪具有代表性。
“除了以往分析过的‘CPI只是涨幅回落’、‘涨得快的食品偏偏属于刚性消费’等因素外,今年居民收入上涨放缓和环比连涨13个月的房价所构成的‘夹板’,挤压着居民的日常消费开支,削弱了普通民众对于物价上涨的耐受力。”华泰证券分析师张晨华表示,上半年南京房价同比涨幅达到两位数,而居民收入的实际增幅却掉到了个位数,明显不相称。许家东也感叹,在没有购房压力的前提下,一个家庭如果手握几十万存款,应付CPI的波动足够了,但房价“鸭梨山大”会让生活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看起来公众似乎不管CPI涨幅高低都牢骚满腹,其实他们经常宣泄的是对高房价的不满。所以,对公众的心理落差,需要跳出CPI,从更广的视角进行‘别样’解读。”
和6月份CPI同样受关注的,还有已连续16个月负增长的代表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的PPI指数。CPI和PPI数据背离,再次暴露出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以及实体经济的不振。从根本上来说,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就业机会减少、收入举步不前,才是居民的最大“心病”。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