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有更多机会共享上海发展成果

2013年07月10日 08:22   来源:人民日报   郝洪 姜泓冰 王有佳

  在地区发展差距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保制度不统一、城市人口承载力有限的情况下,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不易。如何保证均衡投入?怎样实现有效供给?上海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与经济转型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结合,创新公共服务管理体制,重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走出一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均衡之路。

  7月1日,上海居住证新政《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居住证积分制启动,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持证人,其同住子女可按规定在上海参加中、高考。

  这只是上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跨越城乡鸿沟的又一制度化探索,这意味着,外来务工人员有更多机会共享上海发展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最大规模公共资源调整

  无论城乡,步行15分钟就有医院、学校、图书馆

  金山区户籍人口约55万,而外来人口近30万。建于1975年的金山医院,曾是上海郊区惟一的三级医院,门诊容量仅三四百人,排队病人常在门诊楼前围出几个圈。而占地185亩的金山医院新院建成后,门诊容量增加10倍。

  去年底,上海陆续在浦东、闵行、宝山、嘉定4个区的城郊结合部建起5家三级医院,对崇明、青浦、奉贤3个郊区县的中心医院升级改造。

  这一被上海官方称为“5+3+1”的医疗服务体系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最大规模医疗资源布点调整项目。至此,上海基本实现“1560”就医圈——步行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机构,乘公共交通60分钟可到达一所三级医院。

  “步行15分钟生活圈”内,还有优质学校和公共文化服务站点。

  卫生、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资源大调整、大布局背后,是上海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上海郊区人口激增,仅松江区2年人口增长近1.5倍。人口激增带来求学难、就医难,引发城乡矛盾、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利益冲突,阻滞了郊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郊区发展水平,是上海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支撑。上海应该有信心、有能力在缩小城乡差距上率先突破。”上海市市长杨雄说。

  在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看来,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以及面向2380万常住人口的制度设计,更符合上海区域经济龙头的地位,是上海服务全国的一种方式。

  “转移支付”盘活公共财政这盘棋

  郊区县义务教育生均拨款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大投入。各区县财力不同,中心城区财力雄厚,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多;郊区财力困难,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薄弱,需要雪中送炭。如何盘活公共财政投入这盘棋?依靠市区两级财政的统筹转移支付。

  对低于全市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区县,市财政按照全市平均拨款标准给予补足,并连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崇明、奉贤、金山和困难地区;财力雄厚的中心城区支持相对困难的郊区县,2012年黄浦、静安两个区支持郊区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共计3.4亿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使一些财政相对困难郊区县的小学和初中生均拨款已超过全市平均拨款水平。

  转移支付之外,卫生部门还探索了管办分离的均衡投入路径。“5+3+1”工程中的4家新建医院,由负责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的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统一规划建设,再交由市区名医院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4家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大宗物资、信息系统等,均由“申康”集中采购。

  上海还运用考核杠杆,调动区县在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上的积极性。比如,《上海市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落实得好不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评价等7项指标“一票否决”。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