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夏粮总产量达1195.8万吨,较上年增产52.3万吨,增长4.6%,亩产334.1公斤,较上年增长4.17%。全省夏粮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昨天在溧阳召开的全省水稻高产增效创建暨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推进会上,省农委副主任张坚勇表示,在连续九年增产的高起点上,今年我省夏粮再次实现“三增一高”——面积、单产、总产增加,增产量占全国增产量四分之一。
“十连增”后,江苏粮食还有继续增产的潜力吗?
“粮食增产,得益于政策不断发力,技术推广落实,防范措施有效,天气条件有利。”在省农委农业局局长马德云看来,要实现增产,就要继续改进种植方式和播种方式,加大良种推广力度。
“全年粮食‘十连增’潜力很大。”省农科院粮食所研究员王才林告诉记者,今年,在夏粮丰收的基础上,全省水稻栽插普遍较早,且从7月初到现在,气候条件一直很好,雨水充足,有利于水稻发育,“一方面,有已经实施多年的丰产工程、高产创建工程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政府各项扶持政策在不断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范围扩大,都为全年粮食增产提供了支撑。”
南农大农学院教授王绍华认为,粮食单产仍然有提高空间,“种田人员老龄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给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和新品种推广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要考虑如何完善栽培技术的落实到位,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我省持续推进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提升了农业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为粮食增产提供了保障。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吉玉高介绍,全省已建成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200多处,累计完成投资近46亿元,年节水 18.8亿立方米。不仅提高了用水效率,降低了灌溉成本,而且节省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粮食和其他农作物生产能力。据了解,通过疏浚淤泥,拆除坝埂,沟通水系,配套桥涵,全省近年来共改善排涝面积7000万亩及5200万亩灌溉面积,恢复和增加旱涝保收田1300万亩,复垦土地28万亩,有效增强了农村河道的引排蓄能力,减少了有水灌不上、有涝排不出的问题,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
张坚勇表示,当前全省水稻及秋粮生产总体基础较好,但仍存在小麦生育期连年推迟、生产风险加大、不利于周年高产,以及田块之间、地区之间不平衡性大、影响大面积平衡增产等问题,农业部门将突出高产模式攻关和平衡增产攻关,立足关键技术推广普及,突出技术指导和专业化服务到位,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实现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