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特色挖潜增效 河北中小民营钢企调整突围

2013年07月23日 17:33   来源:河北日报   王博

  位于迁安市西部工业区的思文科德薄板科技有限公司八色印铁项目生产车间内,一位质检工人正在生产线上认真检查产品质量。

  阅读提示

  进入7月,国内钢铁企业进入全行业亏损期已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场钢铁业危机中,粗钢产量占全省2/3的河北民营钢企也面临着诸多压力,企业自身规模小、档次低、设备落后,外部市场需求低迷,加之步步紧逼的环境问责,迫使我省民营钢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钢企不得不加快调整突围的步伐。

  从内部挖潜增效,向产品“特色化”转型,凭借过往在国内钢材市场上具有的一定竞争优势夺得胜算,河北中小民营钢企在市场的倒逼下,确定了自己的突围方向。

  调整定位寻“特色”

  近日,我省对廊坊文安县新钢钢铁公司和洸远金属制品公司违法违规新建的600立方米高炉和2座1080立方米高炉进行了查封和拆除,使钢铁业为之震动。

  多年来,河北钢铁业一直背负着产能过剩的包袱,其中,粗钢产量一直维持高位是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此番廊坊事件表明,深受产能过剩烦扰的河北钢铁业展现出“瘦身”的紧迫感。

  来自《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信息显示,我省将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整合重组提高一批、淘汰落后拆除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沿海布局压减一批、境外域外转移一批),用5-8年的时间,力争把全省钢铁产能压减一部分。

  来自政策层面的硬性举措已经发力,但消解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多的还要靠企业和市场自身来解决。

  对此,有专家指出,民营钢企应抓住这轮钢铁盘整期,加大研发力度,利用差异化产品迎接钢铁业下一个“春天”。

  循着这一思路,“钢铁之城”迁安早已行动起来,在其钢铁业集群中,专业性和特色化已经初显。

  思文科德集团是迁安民营钢铁企业的后起之秀,它的“一招鲜”是生产冷轧镀锡薄板。

  “目前,国内生产的镀锡板厚度很少有0.15毫米以下的,而我们最薄能轧到0.12毫米。”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0年,该公司投资42亿元,从德国、日本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建设精品冷轧、镀锡板和八色印铁项目,并通过邀请日本新日铁镀锡板专家,与宝钢等大型国有企业合作等完成了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思文科德集团却不仅仅满足原材料的加工,还在产品深加工上下功夫。“通过在冷轧薄板上印刷图文,我们获得了在饮料罐、奶粉罐等食品级印铁上的技术优势。”思文科德集团下属企业迁安金属包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订单很多,公司正在满负荷生产。”

  其实,思文科德集团的前身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钢铁企业,产品比较单一,仅能够年产40万吨窄带钢、20万吨普碳建筑用钢管。“利用先进技术打造出了特色产品,这是思文科德集团闯出市场的一项制胜法宝。”相关专家总结说。

  目前,迁安钢铁产业特色牌已经打出——— 亚洲最大的高速线材单体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全国唯一的八色印铁生产基地以及北方最大的管材生产基地。据迁安提供的数字显示,近年来,冷轧硅钢、汽车板、高档管道钢、家电板等高端精品钢材比重已经达到迁安钢铁产品的25%。“在产能过剩的前提下,民营钢企若要突出重围,必须要拿出‘一招鲜’,立足产业发展趋势,亮出特色,创新产品类型,从而引领消费。钢铁企业如此,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城镇更应如此。”专家建议。

  挖潜增效自救忙

  走进钢铁重镇武安市一家规模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两条热轧生产线中的一条正在运转,另一条处于停产状态,“今年上半年的开工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

  武安市很多民营钢铁企业都面临同样的困境。河北普阳钢铁公司是武安市规模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半年来,公司不得不以裁员或减少人员录用等方式减压。

  这样的情况不只出现在武安。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市场报告,经过长时间的盘整后,6月期间,国内螺纹钢期货开始走强,一度出现单日飙涨2%的情况。而其他钢种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这导致国内民营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生存的困境。

  记者了解到,面对产业困境,一些民营钢企负责人在“挺”的心态支持下,开始向内寻找企业挖潜增效的良策,以等待未来市场好转。

  记者了解到,为不断增强抵御钢铁“寒冬”的能力,德龙、敬业、津西等省内多家大型民营钢铁企业都在普遍开展降本增效活动。

  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低迷的市场形势逼迫着民营钢企下大力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以此为重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向管理要效益,这是今年钢铁企业保生存的必由之路。”

  而对于中小民营钢企来说,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显得更为急迫。“从今年起,几家中小型民营钢企纷纷来到大企业‘取经’,或花重金聘请专家为其经营管理支招,试图通过挖潜增效以及强化管理等措施,改变长期以来养成的粗放型经营和管理方式。”武安一位业内人士说。

  对此,宋继军评价说:“中小民营钢企已经认识到,现如今的钢铁产业已经走过了有项目就赚钱的时期,进入了靠管理、凭经验、用技术赚钱的阶段,科学的管理方式正在逐步从国有钢铁企业向民营钢铁企业散播和普及。”“内部挖潜增效对于中小民营钢企是一棵‘救命稻草’。”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重组意愿正形成

  记者在武安市采访时发现,有关该市辖区内的18家钢铁企业如何兼并重组的话题总被业内人士提及。

  采访中,一名业内人士坦言:“对整合的话题议论越多,中小民营钢企的神经就绷得越紧。能不能被看上,就取决于企业是否有盈利能力,这也会促使企业强化降本增效、转型升级。”

  在很多专家眼里,对于我省中小民营钢企的整合只是时间问题。

  而如今,众多助推因素的集中发力使业内认为,河北民营钢企的整合潮或将出现在未来一年中。

  专家认为,环保等问题带来的产业压力或将成为此番整合潮的主要推动力。“从全国看,无论规模效应还是成本控制,我省民营钢企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从环保、产能等角度来看,河北面临着特殊的、更为严峻的形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河北中小民营钢企的整合。”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未来一年将是众多环保政策集中落地,实施力度空前加大的一年,中小民营钢铁企业面对的挑战也更大。“国家强制性地提高环保指标,一批中小企业可能很快就会被淘汰。”宋继军预测。正在酝酿中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环境保护税法》一旦出台启动,污染是硬伤的中小民营钢企必然寻求庇护,谋求重组。

  甚至有业内人士透露,武安市域内的18家钢铁企业将在未来一年内实现“大鱼吃小鱼”的整合。另据了解,各企业老板也都表示了希望通过重组赢得发展机会的愿望。

  从钢铁产业聚集区的产业布局看,重组的时机也已显现。“武安规模较大、盈利较多的民营钢企有4到5家,其他企业实际上已从业务方面处于跟随或伴生状态,整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武安钢铁业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互动。”当地一位钢铁界人士说。

  据介绍,有专业人士表示将受邀介入武安市钢铁产业重组事项,就产业布局进行研究,提供方案。

  对此有关人士提醒,此次民营钢铁企业重组要避免做“夹生饭”和表面文章,从资产和产业链等多环节进行实质性整合。(记者 王博)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