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每天出口上亿美元“重庆造”

2013年07月24日 07:12   来源:新华网   

载着集装箱的大卡车驶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长安汽车生产线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精元(重庆)电脑有限公司,工人在组装笔记本电脑键盘。 记者 唐浩 摄

  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就有上亿美元的“重庆造”输送到世界各地——记者从市外经贸委了解到,今年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01.6亿美元,增长20.45%。其中,出口209.7亿美元,增长15.5%,进口91.9亿美元,增长33.4%。

  进出口:总额达301.6亿美元增20.45%

  开放作平台,通道架桥梁。上半年重庆加工贸易放量,国际大通道给力,促使进出口总值再上台阶。

  “国际市场复苏乏力,我们还能过得舒坦吗?”2013年伊始,不少企业忧心忡忡。

  一晃半年,企业扎账。“业绩比预期要好很多,实现稳定增长。”宗申摩托进出口公司负责人何江渝告诉记者,困境之中,企业也想了很多办法破解。“我们在加快技术研发,提高产品含金量的基础上,还把目光投向之前少有关注的领域,如今线上网购、海外新兴市场等都成为新的增长点。”何江渝表示。

  在传统产业突围的同时,我市另一新兴产业——笔电正加快脚步走向世界各个角落。“重庆笔电出口首次在半年内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其出口额已占到了全市出口近半壁河山。”市外经贸委主任王毅表示,今年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01.6亿美元,增长20.45%。其中出口209.7亿美元,增长15.5%。记者折算发现,平均每天就有1.16亿美元的“重庆造”源源不断输送到世界各地。

  尽管上半年交出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但王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当前我市外贸形势正面临出口成本上升等方面的挑战。例如,受汇率等因素影响,渝企出口成本持续上升,长单大幅减少。

  王毅表示,下一步将借助电子信息产业产能放量之际,推动平板电脑、液晶电视量产,扩大出口规模,促进其质量效益同步发展。其次,扩大传统产品出口,积极推进笔电和传统产品协调发展,鼓励企业开拓非洲、南美、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启动市级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培育推广100家出口品牌企业。

  “扩大口岸贸易规模,拓展保税港区功能作用都是工作的重心。”王毅表示,积极推进和引进一批有实力进口代理公司落户,通过“买世界、卖全国”代理进口产品,在保税港区建立进口展示中心,加强进口促进寻找新增长点,扩大资源和消费品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引进来:重庆引来87家外资企业落户

  深化内陆开放,打造投资洼地。日益凸显的低成本优势,为重庆引来了87家外资企业落户。

  在位于两江新区核心地段的新牌坊,来自宝岛的百货巨头——新光三越正在如火似荼地建设。不久的将来,“一路向北”的重庆人不用扎堆涌入观音桥购物娱乐,在这里,将有一座西部地区面积最大、长江上游地区最高端的购物及生活中心亮相。

  这只是我市今年上半年引进外资的一个缩影。来自市外经贸委的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市新批准外资企业87家,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2.08亿美元,同比增长20.03%。“虽然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急剧减少,但在我们看来,重庆依然是投资洼地。”在今年5月举行的“渝洽会”上,一位世界500强高管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稳定数量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将着手如何提高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接受采访时,王毅坦言,从目前重庆外资的结构来看,还有许多地方有待加强。

  “例如,在上半年全市新批的87家外商投资企业中有41家的投资者来自中国香港,10家来自中国台湾,来源于港台地区的外资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62.75%。而来源于欧洲、美国、日本等资本、技术、人才主要聚集地的外资仅占总量的不到10%。”王毅表示,目前我市吸引欧美日地区投资亟需加强。

  “创新外资新增长点,将是改变外资来源地单一的途径之一。”王毅表示,接下来,将争取开展债权股权出资及商业保理创新试点,围绕页岩气、直升机、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等外资工业项目招大引强,促成富士康商业保理、阿里巴巴商业保理等项目落户;探索拟定盈利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税收优惠政策,促成英国皇家自由医院等设立首家合资医疗机构;同时,引导外资进入消费金融服务领域。

  此外,还将出台鼓励跨国公司设立总部办法,打造西部跨国公司总部聚集区,建立外资加强利用外资渠道和通道创新,力争年内世界500强达到250家。

  走出去:实际对外投资增长113%

  一批嗅觉灵敏的渝企正加快“扬帆出海”的步伐,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两大领域开始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在国际巨头看好重庆机遇,加大“抢滩”布局之时,一批嗅觉灵敏的渝企也正加快“扬帆出海”的步伐。

  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市对外投资合同额3.05亿美元,增长32%;实际对外投资4.3亿美元,增长113%。

  在投资领域方面,渝企的“热情”不再一股脑地全“倾注”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两大领域开始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其比例共计占到68%。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还诞生了我市第一家“走出去”主营百货贸易的企业。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名叫装典百货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目前已获得境外投资批准证书,获准在香港成立装典重庆(香港)有限公司。

  如何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王毅表示,我市将积极引导重庆相对剩余产能“走出去”,支持企业获取全球技术、资源和人才。着力推动出台《重庆市对外投资规划》,建立“四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加强“1+3”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企业主体,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参与对外投资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抱团出海”。

  服务外包:全市外包企业突破1000家

  服务外包进入重庆的时间不算长,在落地之后,发展的速度却很快,服务贸易将是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

  服务外包产业在重庆的“魔力”正悄然释放。据统计,上半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2亿美元,增长67%;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4.7亿美元,增长169%;全市外包企业突破1000家,新增223家。

  “服务外包进入重庆的时间不算长,在落地之后,发展的速度却很快。”王毅表示,2008年全市开展离岸服务外包企业还只有30来家,从业人数仅千人左右,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不足100万美元。到2012年,我市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已达8.3亿美元。

  “服务贸易将是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我们将着力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欢迎国外公司不断在重庆开拓外包业务。”王毅表示,我市将依托18个服务外包示范区,研究制定标准,打造ITO、BPO、KPO产业集群、十佳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推进在欧美等国家布局接发包中心。

  记者 郭欣欣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