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洛阳博物馆搞团购会惹争议:公益、商业可否两相宜?

2013年07月24日 07: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7月24日电  (记者桂娟、方栋)21日上午,在河南省洛阳市一家公益性博物馆的大厅内,人声鼎沸,劲歌热舞。陈列的珍贵文物旁,一场商业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博物馆的公益性和商业化之争由来已久,本不稀罕,但如此喧嚣的场景仍引来网友热议不断。

  记者发现,当日,在洛阳博物馆的正门口,悬挂着“百城千店、万人团购会活动现场”的横幅,宽敞的大厅内,密密麻麻摆上了上百张椅子,正对着的是东风雪铁龙汽车的大幅宣传海报。盖过嘈杂人声的,是更为震耳欲聋的现场乐队音响。

  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上评论道:“为什么要在博物馆里开万人团购会?吵死了!这么棒的博物馆用来搞商业活动,不觉得太过分吗?”有网友质疑,明明市内就有会展中心,为什么要在博物馆做商业活动?

  22日,记者就此询问博物馆负责此类活动的“三产处”的一名员工,他表示负责的同事不在单位,他并不了解情况。

  针对公益性博物馆是否可以举办商业活动的问题,河南省文物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博物馆的管理上,没有严格的规定来说明公益性博物馆是否可以举办这样的活动,具体情况要根据博物馆自己的规章制度,除非有特殊情况不需要特别审批。

  他也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博物馆的广场会有与本馆主题不太相称的活动举办,但是在馆内举行这样的活动还是比较少见的。

  记者从河南省博物院了解到,每家博物馆的规定都不尽相同,比如河南省博物院就严禁商业活动,即使活动有企业赞助,也不会有广告出现。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博物馆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鼓励博物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博物馆应当根据办馆宗旨,结合本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有专家认为,具体什么样的活动才是适合博物馆的,办法并没有规定死,商业活动和博物馆的公益性并不矛盾,但是国内尚未有成熟的运营模式。

  据了解,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藏品包括洛阳地区出土的上自史前,下迄明清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尤以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汉唐陶俑、唐三彩和宋代瓷器等居多。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