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的金紫祠是古徽州望族汪氏宗祠,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被称为“金銮殿”。去年开始,徽州区文管新局启动了维修保护项目,然而维修方式却引起争议。金紫祠的一些旧瓦被丢弃,部分木架被拆除,甚至有砖雕被摔碎,疑似遭到“破坏性维修”。
据悉,金紫祠是古徽州望族汪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近7千平方米,是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发现金紫祠遭到破坏的是一个徽州摄影师,他此前一直关注徽州的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20多天前他来到金紫祠的维修现场,发现现场一片狼藉,整批的黑瓦被拆下堆在一旁,有些已经破碎,砖雕被随意扔在地上,已经被踩碎。木桩也被拆除,横七竖八倒在地上,还有几根柱子发霉、腐烂。原先的老房子被搭上新架子,屋顶上还盖着塑料雨布。这样的维修方式让该摄影师质疑,金紫祠遭到了维修性的破坏,这种质疑也引起了很多关注徽州古建筑人的共鸣。
徽州区文管新局局长娄光辉介绍,金紫祠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都曾经修缮,很多部分都遭到了破坏。他表示,宗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加了不同的东西,这次重修将统一按照明朝的形制来,找不到一模一样的旧东西就用新的来代替。他解释瓦有两层,会在旧瓦的基础上盖新瓦这也是一种保护。而柱子发霉是因为漏水,而这一次翻修正是为了避免以后的损害。
记者随后采访了负责牵头维修徽州古建筑的专家程极悦,他表示,这次维修不会兴建建筑,只是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西换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一些损毁严重的地方,都只作为遗址保护。(记者 王利)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