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等5家重庆“人人贷”公司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处

2013年07月29日 09:09   来源:成都商报   

  上周,重庆市5家“人人贷”(P2P)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或非法从事金融业务而被相关部门查处的消息,再次将P2P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目前,这5家P2P公司正在开展自查整改,清退资金。据了解,其中一家公司已予以注销,其余4家公司被要求逐笔清退现有的债权债务,共计4.86亿元。

  这5家公司中,有3家是重庆本地的公司:重庆亚盟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乾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汇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有两家是外地注册在重庆开展业务的公司:北京宜信普惠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浙江泰如业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宜信及汇中均在成都设有分公司。

  最近两年,P2P行业已多次曝出风险。此次重庆5家P2P公司被相关部门查处,让不少四川的民间理财投资者感到困惑:四川民间理财的“第三方模式”是否也有潜在风险?对此,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民间融资与担保分会(以下简称民间融资与担保分会)在上周也发出了《关于民间融资担保行业规范运作的通知》,协会会长王永其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法集资一直是这个行业的红线,是四川民间理财 第三方模式 完全未涉及的。”

  多家违规公司操作模式“变异”

  P2P诞生于英国,之后迅速在欧洲和日本复制。核心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愿意将闲置资金出借的个人以及有贷款需求的个人或企业,将信息发布在第三方网络平台上,自行配对。

  在中国,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拍拍贷”2007年8月诞生,之后发展迅速。根据《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P2P贷款服务平台超过200家,可统计的P2P平台线上业务借款余额将近100亿元,投资人超过5万人。据测算,所有线上和线下模式的P2P业务在去年累计借贷规模在500亿~600亿元之间。

  “合规的P2P模式是中介公司只提供交易场所,不介入到交易过程。”王永其介绍说,重庆这5家涉嫌违规的P2P公司采用的模式已经在正常的P2P模式上发生了“变异”,不仅直接介入交易,更成为交易的一方。

  成都商报记者采访四川民间融资与担保分会下多家理事会员单位机构了解到,重庆这5家被查处的P2P公司中,其中多家业务发生“变异”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借款方将资产抵押给P2P公司,P2P公司先行给借款人放款,然后将抵押资产设计包装成“信贷理财产品”并提供担保,最后向出资方出售并承诺年固定收益率。

  重庆监管部门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宜信、汇中两家公司曾将其对借款人的高息放款打包,设计成不同期限、不同回报率的“理财产品”卖给出资方,从中赚取息差。

  此外,据媒体报道,重庆部分“人人贷”公司还采用股权投资模式,以组建投资公司股权入股的名义,采取承诺年固定收益率的方式,向出资方滚动吸收资金用于放款;以及通过商业预付卡模式,向公众发行销售附固定收益回报的商业预付卡等方式吸收资金放款。

  四川“第三方模式”远离红线

  “重庆这五家P2P公司碰了这个行业的红线。”王永其指出,“首先,他们直接介入交易,让资金方直接把钱转到中介公司对公账户或中介公司法人账户上,这就涉嫌非法集资;其次,他们没有特定企业对象,没将资金 点对点 到企业;第三,资金不仅转到中介公司账上,中介公司还承诺固定回报。”

  四川民间理财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无疑是四川民间理财机构通常采用的“第三方模式”是否安全?投资者又如何识别正规的机构?对此,王永其表示:“我们一直坚持 点对点 对接资金,正规合法操作这个大前提,什么时候都不能变。”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针对此事也表示,外界请勿认为此次被查处的宜信公司就等同P2P,“严格意义的P2P必须基于互联网并运用点对点技术让借贷双方直接对接。”此外,他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曾指出,“这可能是管理部门释放的某种信号。过去监管部门一直没有出手,现在一些打着P2P名义做并不是P2P业务的公司确实集聚了很多风险,其中首要的风险是可能违规违法。”

  据了解,针对此次事件,四川省中小企业信用与担保协会上周发出了关于民间融资担保行业规范运作的通知,要求会员机构严格自律,并提出五项规定:一、严禁以任何方式吸收公众存款,公司及员工不碰资金;二、出借方和借款方“点对点”服务,借款人资金用于实体企业和项目;三、不放贷,不暴力征收;四、不发布虚假广告,接受社会监督;五、同业之间不得进行非正常竞争。记者 张蒙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