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保文物单位三年内都穿上"防雷衣"

2013年07月30日 10:10   来源:西安晚报   关颖 罗静

工作人员对张学良公馆进行防雷电安全检测 记者 窦翊明 摄

 

  每年的7月到9月是陕西雷电天气的多发期,在市民积极应对雷电天气的同时,有着历史沧桑感的古代建筑又如何能够免遭“雷劈”?日前,省防雷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就给那里的文物做起了防雷“体检”。

  古建筑防雷

  原理好像河流分洪

  “陕西作为一个文物大省,有着众多的古代建筑,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为这些古建筑的防雷安全操心。”省防雷中心总工杜建忠告诉记者,“从3月份开始,我们就陆续对大雁塔、钟楼、鼓楼等建筑进行了防雷检测,它们现在都很安全,雷雨天气里游客也可以放心旅游。”

  据杜建忠介绍,建筑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接闪器位于防雷装置的顶部,就是我们常说的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这些装置就像大河的支流,当洪水来临时,支流能够很好地帮助分流洪峰。遇到雷电天气,电流通过顶部装置、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就能把云层中的雷电引入地面,释放雷电的能量,使古建筑避免了雷电的直击”。

  未安防雷装置

  古庙古树等文物遭雷击

  陕西省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共有235处,“虽然陕西的文物很多,但主动到防雷中心申请检测防雷设施的却极少”,杜建忠说,这些年我市也就只有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碑林、古城墙、张学良公馆、杨虎城公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9处古建筑单位申请了防雷检测。

  “2009年太白山上的一座古庙因为火灾被烧毁了,后来我们去调查的时候,发现原来是雷击引起了大火。”杜建忠惋惜地说,“要是安装了防雷装置,这座古庙也许就保住了。”据介绍,除了古庙,有些古树也在雷击引起的火灾中被烧毁。

  西安力争3年完成

  “国保文物单位”防雷建设工程

  据悉,去年底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文物局等16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强调要持续完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墓葬、古遗址等文物建筑的防雷设施,今年省气象局和省文物局也联合出台了《陕西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

  按照要求,西安的文物单位要将文物防雷工作纳入文物日常的安全管理,重点做好建筑类文物防雷项目建设,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对“国保文物单位”的防雷建设工程。

  杜建忠说,由于有些古建筑、文物的信息,他们并不掌握,所以没有办法主动寻找进行防雷评估检测,只能靠相关单位的主动申请。如果有哪些文物单位想要进行防雷评估和检测,可直接与陕西省防雷中心联系,电话:029—81619523或81619528。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