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改善民生 90%老百姓感到总体上幸福

2013年07月30日 09:18   来源:新华日报   宋金萍 黄红芳 王岩

  “90%的老百姓感到总体上幸福和比较幸福,对个人住房条件的满意率为80%,对社会保障的满意率为90%,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的满意率都达到80%以上。”这是最近省委民生幸福督察组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一组最新数据。

  两年来,江苏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自觉追求,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呈现出“党委政府重视、政策措施落地、民生逐步改善、群众普遍拥护”的喜人局面。

  这是一个个让人心生温暖的民生切片——

  7月22日,在徐州市医保中心,刚刚完成一个疗程化疗的徐州癌症患者王玉春,说起领到的36000元医保“二次补助”,感动得直掉泪。王玉春一家全靠丈夫打工每月2千多元的收入,而她每月需要自费的医疗开销却达8000元。“这笔钱就像天上掉了馅饼。”

  和王玉春一样,徐州市有7700多人受益于“二次补助”,补贴金额总计达5100多万元。

  “目前江苏已全面启动大病保险试点,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和宿迁市五市以大市为单位进行试点,其他省辖市至少选择一个县(市、区)进行试点。力争年内全省普遍建立大病保险制度。”省人社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张永祎说。

  江苏在全国率先建立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居民医保筹资机制和财政补助增长机制,明确筹资总额按照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2.5%确定,其中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筹资水平的80%。到今年6月末,全省企业职工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45万人、1679.3万人、1353.2万人、1440.1万人和1312.7万人,主要险种覆盖率稳定在95%。

  就业是民生之本。江苏组织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创业带动就业、重点群体帮扶、就业技能提升、就业失业监测、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和公共就业服务强基“七大行动计划”,全力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8万人,同比增加2.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2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持续保持动态为零。

  每个月底,淮安区朱桥镇毕圩村70岁的杨在兰都要到村头的小卖部领养老金。“以前领养老金赶到5里外的农村信用社,现在跑趟村头就行了,领养老金就像买包盐一样方便。”

  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江苏已建成覆盖城乡街道社区的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不出村、保费缴纳不出村、待遇领取不出村、权益查询不出村。到2015年,还将建成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5级信息服务网络,农民不出村就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全省各地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

  江苏还将城镇的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均等、便捷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有就业愿望的农民无论在家乡还是在城市社区进行失业登记,都可以获得与城里失业人员一样的就业帮扶。

  在着眼当前办好各项民生实事的同时,江苏还立足长远构建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社会养老服务“六大体系”,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全省绝大多数地区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