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奇葩火锅店取名擂神、温神 网友:再开家胎神

2013年08月01日 08:10   来源:重庆晨报   

昨日,弹子石,擂神火锅和温神火锅两家店并排开着。

擂神火锅店生意不错。

  重庆火锅店铺天盖地,名字也颇有江湖味道。可南岸区弹子石腾龙大道上的两家老火锅店名,却给人以过目不忘的震撼———门挨门、店挨店的两家老火锅,一个名叫“擂神”,一个名叫“温神”。有人发表了感叹:如果这条街上再开一家火锅店取名“胎神”,就更绝了,偌大个重庆城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神殿火锅一条街了!”

  居民说

  火锅店名如雷贯耳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来到弹子石腾龙大道,“擂神老火锅”、“温神老火锅”两块招牌夺人眼球。尽管不在主干道,但随便在弹子石一带向路人打听,男女老少都能给你指指路。有的人没吃过,只是偶尔路过,但这样如雷贯耳的店名,给人的印象那是相当深刻!

  上周末,张强来这里吃火锅,走到“擂神老火锅”店看到,店里已经没有了座位,看到旁边也有一家规模相当的老火锅,张强就往里走,却被一朋友拉住了,朋友指了指头顶,“你看这个名字‘温神老火锅’,我们还是等等吧!”

  在对面药房上班的熊大姐告诉记者,“温神老火锅”开了一年多了,她只去吃过1次,后来旁边开了这家“擂神老火锅”,她觉得名字霸道得多,因此经常光顾。“其实,我觉得两家味道各有特色。”熊大姐说,反正她跟朋友现在更喜欢去“擂神老火锅”。

  晨报记者在两家店看到,两家店的经营风格各不相同。“擂神”除老板外,聘请的都是大娘级的女员工,“温神”店里的伙计则是清一色的大叔级。

  “擂神”店里用红纸条还贴着两个名字:“重庆AA自驾车会食堂”、“风行天下越野部落伙食团”,川藏线地图以及亚丁、稻城、新路海等川藏景点的风景照贴满了四周的白墙。

  “温神”店装修简洁大方,大门外写着“欢迎光临”,店里的墙上除了一些消费提醒外,没有其他华丽花哨的东西。

  老板说

  取店名皆因“外号”

  食客们都很好奇,为何这两家老火锅要取如此火辣的名字。

  “擂神”的老板是一个30岁的年轻人,姓肖,开越野车擂坡坡是他最喜欢的运动,也是最大的爱好。今年3月,肖老板和姑妈盘下了这个店面准备经营火锅,“重庆的火锅店到处都是,怎样才能一炮而红呢?”他左思右想,自己在自驾越野圈有一个响亮的外号“爱擂坡的神经病”,朋友简称“擂神”,“我希望也能成为火锅届的擂神。”于是,他跟姑妈商量就取名“擂神老火锅”。

  姑妈希望侄儿把他的爱好和事业结合起来,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那“温神老火锅”又是怎么来的呢?听说老板姓“温”,在南岸经营老火锅已有一些年头了,原来的老店名字也叫“温神”,这个名字也是老板的一帮兄弟伙送给他的外号,他也觉得名字喊起来响亮。

  一年多前,温老板在腾龙大道开了这家新店,取名“温哥老火锅”,后来旁边开了“擂神老火锅”,他又重拾旧名。

  食客说

  再开家“胎神”就绝了

  重庆人爱吃火锅,吃火锅也很讲究,要讲究食材新鲜、味道巴适、有特色菜、有人气,甚至对店名有时也很挑剔。

  小老丁、眼睛、杀牛场、赵二、刘一手……这些火锅店都深得人心。住在弹子石的王刚说:“把火锅店取个‘温神’名,过去很少听说,有点雷人,有点好耍!‘擂神’好懂,有点要跟别人竞争‘打擂台’的意思,况且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把‘雷’挂在嘴边。‘温神’听起来有点贬义,重庆人不是常说‘送瘟神’吗?我想食客和老板都不想当瘟神。”

  也有人发表了这样的感叹:“如果这条街上再开一家火锅店取名‘胎神’,就更绝了,偌大个重庆城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神殿火锅一条街了’!”

  学者说

  取名可以通俗不能庸俗

  在重庆民间排行榜“重庆火锅50强”榜单上,一些火锅店名及谐音也让人“称绝”,比如重庆话“哈儿”、“莽子”、“夜福”、“猪圈”等不登大雅之堂的称谓也被老板们作为招牌来吆喝,引来八方食客。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蔡敏认为,火锅店取名可以通俗但不能庸俗。从传播角度来看,名字看一眼就能记住,效果最好。但从内容上看,取名时要注意避让,可以玩幽默、开玩笑,比如莽子、猪圈等,但千万不要犯忌讳,让人避之不及。

  重庆人爱吃,取的店名也是五花八门。你还晓得哪些霸道的店名,不妨拨打966966告诉我们,看看它背后有啥故事。重庆晨报记者 黄晔

  昨日,弹子石,擂神火锅和温神火锅两家店并排开着。

  本组图/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链接>

  擂神

  音同“雷神”,俗称雷公,是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据《山海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好莱坞大片《雷神》用西方的文明演绎了这位力大无穷、使用“锤子”作武器的英雄。

  温神

  音同“瘟神”。瘟神又称五瘟使者,是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是传说中能散播瘟疫的恶神,也比喻作恶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恶势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