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铺"变"死铺" 业内:商业地产市场"高烧"存隐忧

2013年08月08日 03:25   来源:文汇报   傅盛裕

  幽暗的过道,紧锁的店门,成堆的垃圾……难以想像,这一幕破败的场景,出现在2005年上海一个炙手可热的商业项目中。

  8年前,位于嘉定区曹安公路的上海国际鞋城项目开业。借区位和交通优势,在周边商品房均价约4000元/平方米的情况下,国际鞋城商铺均价已高达3万元/平方米。如今,号称打造国际高端的鞋城却是一片狼藉。除一期尚有店铺营业外,其它区域均已无人管理,一些铺面成为社会人员的临时居所,断电更令商城形如“鬼城”,当初开发商宣称的“旺铺”已经变成“死铺”。而在乱象背后,还隐藏着一场“投资骗局”。

  商家之意不在“商”

  国际鞋城招标时,祭出的是“铺王”、“3年24%的稳定投资回报”等口号。动人的“钱”景吸引了不少中小投资者。业主陈先生表示,国际鞋城销售时,队伍排到马路上,都影响了交通。业主杨先生也说,开盘时,“周围密密麻麻全排满了人。”

  据了解,国际鞋城项目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原本规划铺面1500余间。之后,开发商又将原本规划作仓库的地下一层和多处消防通道改建为商铺,实际商铺数量已超过2800间。

  数百位像陈先生、杨先生一样的投资者,正是被国际鞋城的规模和愿景所打动,期望购入商铺能获取丰厚回报。一位购买地下室商铺的业主表示,开发商承诺包租3年,是他下决心购买的重要原因。所谓售后包租,指在出售之后一定期限内由开发商代理出租,并以包租期间的租金冲抵售价。

  在经历2005年火热销售后,国际鞋城两年内维持着正常运营。但随着开发商和招商团队散伙,亲自接手运营之后,商城迅速衰落。3年包租期未满,已有业主表示,开发商售出铺位后“把钱一卷走路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告诉记者,在商业地产的运作中,包租、返租是一种十分常见、又值得警惕的营销方式。“比如一处铺面每平方米的实际价格是2万元,开发商会抬价出售,之后再向投资者承诺包租或返还部分租金。返还的其实就是抬高的那部分价差。”张宏伟说,投资者看重的是包租期限之后的租金回报,但3年间经营状况多变,开发商没法打包票,甚至可能撒手不管。“其实,这种营销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让开发商在短期内把商铺卖掉,回笼资金。短租、包租是回笼资金的噱头。”他透露,虽然上海近年出台过对以包租、短租形式催动销售的禁令,但市场上仍有这样的“潜规则”。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商业地产的投资者必须明白两点:一是未来招商经营前景;二是开发商诚信度及实力。

(责任编辑:邓一)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