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院上海市脑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所长管阳太身上有太多的光环:这几年,他揽获了“曙光学者”、“浦江人才”、“上海领军人才”多项称号。管阳太说,上海精细的人才计划让他发现了“摘星的云梯”——在这把“梯子”上,他可以用客观的人才标准来为自己的努力程度打分。
当医院里年纪相仿的同事陆陆续续搬到近郊的新房时,管阳太还是住在长海医院附近的宿舍楼里,他不是要做节俭模范,而是贪近,“人的精力就这么多,被琐事牵累,放在科研上的就不会多。”
他总是希望科研以外的负累越少越好,所以一直在为自己的科研环境做减法,他最希望的就是职称评定方法可以更加简单。在美国做了3年神经科博士后,管阳太非常羡慕美国的“职称”评定方式,“不用人评,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评定标准,哥伦比亚、康奈尔等一类大学的标准会高于其他学校,个人想申请中级职称也好、副高也好,只要看看自己的标准能否贴合该学校的要求。”
这种模式就好比用既定标准排成一张云梯,科研人员可以去试着看看自己能爬到多高。
管阳太在上海找到了一张类似的“梯子”——上海的人才发展计划。他觉得可以在这张“梯子”上记录自己的成长。“年龄层每隔5年,上海就有一个相对应的人才计划——30岁以下有晨光计划、35岁以下有启明星计划、40岁以下是曙光学者、45岁以下有东方学者、50岁以下有领军人才、55岁以下还有个科技精英……”在管阳太看来,这些人才计划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发展体系,“上海的人才政策非常有序,又与国家的政策接轨。我会用这套体系来衡量我在5年间的表现,表现还可以就拿下这个称号,不可以就再努力,在退休之前我永远有盼头。”
今年49岁的管阳太在“曙光学者”、“领军人才”的梯列上标注了自己的名字。
其实管阳太事业刚起步的的时候,上海的人才发展计划还没有细化到如今地步。错过了“晨光”和“启明星”的他现在总喜欢鼓励科室里的年轻人依照上海的人才发展体系为自己制定成长规划。目前,他所在的科室里已经有一批优秀青年代表先后进入了长海医院、第二军医大学及上海市卫生局层面的人才培养计划。
“用各类人才标准来衡量自己,前提是自己的行业贡献要比同龄人高”,管阳太深知其义,在医学研究的道路上,他不愿墨守成规。
(责任编辑: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