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5航班"诈弹"案在深圳开审 被告当庭向社会道歉

2013年08月14日 08: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深圳8月13日电 (李祝君 孟广军)深圳宝安法院13日对“5·15航班诈弹案”进行一审开庭审理,宝安区检察院以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对被告人王洪亮提起公诉。

  公诉方称,被告人王洪亮出生于1986年,内蒙古人,有多次犯罪前科。2013年5月15日8时许,王洪亮用手机分别拨打兰州、西安、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南京六地机场电话,声称从西安、南京、北京、上海、兰州等地飞往深圳的五个航班上有“人肉炸弹”,并对乌鲁木齐候机楼派出所声称“有炸弹”,随后其逃往东莞市。5月16日凌晨,王洪亮在东莞被抓获。

  公诉方表示,王洪亮的行为导致相关机场及安检、公安、消防等部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爆排查,致三家航空公司的五架次航班共758名乘客或备降或返航或延迟起飞,无法正常抵达目的地深圳,给乘客带来极大心理恐慌,并导致后续20多个航班2000多名顾客延误,对相关航空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王洪亮在庭上供述,刑满释放后他曾努力融入社会,但感觉没被平等对待,遂产生报复心理,王洪亮在庭审时对自己的行为表示后悔,并当庭向社会道歉。(完)

(责任编辑:王姣雁)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