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村六组的民间藏戏队在表演阿古顿巴卓舞。本报记者 唐斌 摄
德庆村
村落特点:
德庆,系藏语“大极乐”之意。德庆村位于达孜县东部、拉萨河南岸,318国道旁,距离县城300米,距离拉萨市26公里。德庆村不仅拥有绚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甘丹寺的分寺——桑阿寺(“桑阿”意为“密咒”)就在此地。
“去了甘丹寺不去桑阿寺等于朝佛没有圆满”。也就是说,修行的路只走了一半。
按宗教历史惯例,桑阿寺隶属甘丹寺管辖。桑阿寺始建于公元1419年,由宗喀巴创建,至今有594年的历史,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历史鼎盛时期有僧人100名,现有20多名僧人。
在达孜县老城区中心——德庆镇德庆村,桑阿寺斜上方山顶的城堡废墟,就像袖珍版的布达拉宫一样,不同的是早已荒废,蓝天下更显得久远而沧桑。山脚下的桑阿寺内,僧人正在诵经,诵经声随着袅袅香烟飘向空中。寺院看起来不大,殿堂和佛像却不少。寺院门口墙壁上的壁画看着很新,与桑阿寺的久远历史格格不入,经打听才得知,原来这是新殿。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桑阿寺主殿由于历史久远,早已成了危房。因此,1986年,就在旧主殿的右后方,桑阿寺得以重建。
与其他格鲁派寺庙一样,桑阿寺内主供强巴佛,在每个佛像前都有藏语注释。在进入主殿的门口左侧,有一间木制结构、封闭的小房间,只有一人高,1.5米见方。经寺管会主任达娃介绍,这是桑阿寺的技师画“天坛”(坛城)的地方。“‘天坛’是由彩色的细砂画成的,讲述了生命的轮回。颜色鲜艳,花、鸟等栩栩如生,非常精美。”据介绍,在每年的特定时间,桑阿寺的两名画师就在这个小房间画“天坛”。由于作画的原料——彩色的细砂是由矿石碾磨而成,非常细,因此在画“天坛”时,画师必须戴着口罩,不能出粗气、不能说话,甚至不能流汗。经过一夜时间画出的“天坛”,在第二天白天供信众观看,到第二天晚上就会被吹散,“代表了人生的一个轮回”,达娃说道。
在多年前,德庆村群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活动——在桑阿寺前跳卓舞。卓舞是一种腰鼓舞,“卓”即为“跳舞”,一般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开场、谢幕时表演。卓舞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山南地区贡嘎县的昌果乡。德庆村的卓舞叫德庆卓,也叫阿古顿巴卓舞,除了服饰、歌词与山南地区的卓舞有所区别,它的来历也很特别——与阿古顿巴的传说有关。
传说,在阿古顿巴生活的年代,农奴们把辛苦劳作的成果很大一部分都要交给农奴主,第二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东西吃,只好去向农奴主借“卓”(麦子,这里指青稞),而且农奴主还要加利息,这让农奴们苦不堪言。机智的阿古顿巴觉得应该想个办法整治一下那些作威作福的农奴主们,帮一下那些穷苦的百姓。
到了还“卓”的时间,阿古顿巴来到农奴主的庄园,说他是来帮农奴们还“卓”的。农奴主很高兴,但阿古顿巴却说:“头人老爷,在还‘卓’之前,为给你助兴,我新编了一种舞蹈,现在就跳给你看。”
就这样,阿古顿巴不停地跳,那头人老爷兴奋地欣赏着,阿古顿巴一直不重样地跳了一天,头人老爷也开心地欣赏了一天。
跳完,阿古顿巴转身就走,不明就里的头人老爷赶紧让人叫住阿古顿巴:“你不是要替大家还我‘卓’吗? 为什么跳完舞就要走?”
阿古顿巴冷静地笑着说:“尊敬的老爷,我已经还你一天的‘卓’了,因为我跳的舞名字就叫‘卓’。”
这个故事叫《借“卓”还“卓”》,已被收集在《阿古顿巴的故事》一书里。
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激发了群众的文化自觉,德庆村人开始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滋润心灵的养料。于是,德庆村村民开始组建自己的藏戏队。
德庆村六组的民间藏戏队听说采访组的到来,热情地邀请我们观看他们的演出,我们欣然前往。
在节奏明快的锣鼓声中,藏戏拉开帷幕。乐手兼藏戏队队长——48岁的尼玛次仁一手打鼓、一手敲锣,音乐在这个小小的村庄漫延开来。十几秒的前奏过后,主演登场——64岁的郎嘎迈着豪迈的大步、唱着《白玛雯巴》(戏名,西藏八大藏戏之一)走向中间。进入正戏后,所有演员全部出场,围成半圈,轮到自己表演时,即出列表演,其余时间就参加伴唱和伴舞。
由于不是专业团队,德庆村藏戏队只表演了《白玛雯巴》的一部分。在藏戏队表演时,站在一旁的扎桑老阿妈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似乎要一一记录下来。据介绍,扎桑老阿妈今年68岁,是藏戏队的“导师”,在年轻时常去罗布林卡表演。年龄的原因导致老阿妈记忆力下降,一些藏戏的歌词与舞蹈动作已无法记全。即便如此,老阿妈与郎嘎、尼玛次仁还在不断地学习着,努力让藏戏队的表演更加完整、准确。
一曲《白玛雯巴》过后,藏戏队换好服装,跳起了阿古顿巴卓舞。9名男子在鼓声中围成一个圆圈,唱词曲调低沉缓慢,动作沉重舒展,落脚无声却非常有力,舞姿异常刚健豪放,尽情展现着舞蹈艺术的阳刚之美。
藏戏队的大部分成员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对于这一点,扎桑老阿妈很是安慰。“他们都是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来学习藏戏和卓舞的,大部分时间这些年轻人还要干农活、出去打工。”老阿妈还有她的担心,“阿古顿巴卓舞的传承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文字记录,只有凭借老一辈的记忆慢慢还原。真担心到了哪一辈,阿古顿巴卓舞就失传了……”
藏戏队纯手工的面具上,吉祥的聚宝头饰由金线绣成,据说已用了40多年。在面具背后,用藏语写着不同的人名。“这是尼玛丹增的,是这个面具现在的‘主人’。这几个划掉的名字是面具曾经的‘主人’,‘主人’去世后,名字就会被划掉。”尼玛次仁介绍道。面具上被划掉的4个名字,字迹早已看不清,德庆村人并没有刻意记录使用过面具的人名,也许,这正印证了德庆村人对文化的热爱——就像空气,如此普通,却又必不可少。(阿孜古丽 米玛 马晓艳 沈安永 陈静 向代文)
(责任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