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传行业面临洗牌 上海乳粉企业走兼并之路可能较小

2013年08月20日 04:52   来源:解放日报   陈玺撼 黄勇娣

  在国家相关部委重拳整治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的背景下,一份行业发展“蓝图”近日浮出水面。有消息称,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等待批准,该方案提出未来5年内要将乳粉企业总数整合到50家左右,培育3至5家年收入过50亿元的大型乳粉企业集团。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12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如按“蓝图”规划,五年内将有60%的企业淡出市场。上海目前有4家持生产许可证,坊间传言上海近年将调整掉两家。对此,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予以否定。据他介绍,上海从2011年3月起通过审核,重新向辖区内的多美滋、纽贝滋、花冠和晨冠4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颁发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近两年的监管中,这些企业产品合格率均达100%,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还增加了一半以上。

  “不过明年3月许可证到期后,这些企业将迎来大考。”曹明是说,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措施,明确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对原料乳粉和乳清粉等实施批批检验乃至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记录系统。据了解,后两项上海4家企业已能做到,然而距离自建自控奶源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包括上海4家企业在内的全国大部分乳粉企业对国外进口的乳清粉原料都有不小的依赖。因此面对明年的许可证审批,没有一家企业敢言一定能通过。

  除了逼退一批羸弱企业,“蓝图”还鼓励相关企业向规模化、集中化发展,要求前十位的国内品牌企业占据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目前这些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仅为42%,一批行业龙头或将通过兼并“萌生退意”的小型企业来扩大市场份额。对此,光明乳业有关人士昨天对记者表示,光明乳业一直都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要求,所以并不担心会受到冲击。至于是否会兼并其他乳品企业,光明方面认为兼并不能完全解决产品品质和质量稳定的问题。据介绍,眼下光明乳业的乳粉生产主要是两条腿走路,一条是面向大众的国产乳粉,生产基地设在黑龙江;另一条则是从新西兰原装进口的幼儿奶粉培尔贝瑞,定位于中高端市场。

  “行业的重新洗牌是一个机遇。”曹明是认为,上海乳粉企业走兼并之路的可能性不高,更多是和拥有奶源优势的其他省市企业开展合作,从源头上保证奶粉的质量。据透露,黑龙江现有数十家奶企拥有供应原料的牧场,但其终端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不少甚至没有自主品牌,是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这种模式已明确将受到监管部门的遏制。上海奶业协会正为两地企业牵线搭桥,探索共赢的合作模式。

(责任编辑:邓一)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