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村官鄢静:在基层岗位书写“腾飞”传奇

2013年08月26日 2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8月26日电 题:重庆村官鄢静:在基层岗位书写“腾飞”传奇

  作者 韩璐 周韦妙

  汽车行驶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上,两旁一幢幢联排别墅错落有致,一片片厂房仓库整齐划一……广场上孩子们互相追逐嬉戏,老人们跳起了欢快的“坝坝舞”。这样的场景,不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而是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的海龙村。

  2001年的海龙村还是一个集体负债73万元,人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的村子。80%的群众散居在土房里。2012年底,海龙村已引进企业153家,全村经济总产值达26亿元,上交国家利税480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万余元。

  11年里,海龙村在村支书鄢静的带领下,从一个贫困小山村摇身变为西部的“华西村”。

  临危受命返乡“挑大梁”

  80年代末,渴望“发家致富”的村民纷纷离土离乡,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海龙村村民鄢静也加入到外出打工的行列。“1987年我刚到烟台打工的时候,那里尘土飞扬、一片荒凉,但3年后离开时我却很羡慕,因为那里已经是大路畅通、高楼林立了。”鄢静说,烟台前后三年的变化冲击着自己的内心。

  “为什么别人能发展起来,而海龙村不行呢?”这个“问号”重重地打在鄢静的心里,直到2001年。

  鄢静在外期间,同村里一直保持着联系。在村民眼里,他是全村第一个持“大哥大”、第一个买“125”摩托、第一个盖小洋楼的“能干人”。时值重庆市实施“能人治村”工程,经村里“公推直选”,鄢静回到海龙村,当上村支书。

  修路吸引外部投资

  “要致富,先修路”,为了给海龙村修建一条能够连接周边的水泥路,鄢静拿出上万元带头集资,凑够了38万元材料费。但由于此前村集体债台高筑,群众对修路并不买账。村民樊开容反对得最厉害。

  村干部废了很多口舌,都被她骂了回来。樊开蓉说,要修路可以,“除非鄢静下跪求我”。在村民议论这句赌气话时,鄢静却出人意料地跪在樊开蓉面前。他这一跪,消除了村里最后一个反对的声音。

  对于自己那一跪,鄢静很坦然,“干部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只有克服一个困难才能创造一次机遇。”不到3个月,长4.6公里的路修通了。村民们将这条路取名为“鄢跪路”。

  抓住机遇掘到第一桶金

  从成渝高速白市驿下道,到海龙村仅两公里。但拥有如此优越地理条件的海龙村,却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鄢静上任前,海龙村没有一家企业。

  2003年,重庆主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产业“退二进三”战略,一些中小企业亟须找到新的“落脚点”。鄢静嗅出了机会,发动村干部一起凑了90多万元,建起海龙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基地。

  那时企业对于到海龙落脚,都处在观望中。于是鄢静动员租住自己房屋当作坊的正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第一个搬进村集体建的厂房扩大生产,宁可自己每月损失5000元房租。渐渐地,海龙村入驻企业越来越多,村集体收获了“第一桶金”。

  2007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重庆,尝到改革甜头的海龙村在鄢静的带领下,提出了发展集约化、产业特色化、工业园区化的目标,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

  集体经济初见成效后,在鄢静的带领下,海龙村还先后投资2100多万元,建成了97套联排康居房,又修建了8公里的柏油路。同时,海龙村还建立民生关爱资金,为村民办理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并为村民修建了3520平方米的海龙文化休闲广场和宽敞的村级服务中心。

  对于海龙村未来的发展,鄢静说,他希望将海龙村建设成为“西部华西村”。“让村民像市民一样生活,是我一直的奋斗目标”。

(责任编辑:西西)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