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天津市工商局半年查获冒牌商品20余种 总值2800万元

2013年08月28日 12:03   来源:人民网   

  记者日前从天津市工商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市工商局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已满半年。据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在对本市滨海新区洋货市场突击检查时,仅半天时间就查获假冒世界各类名表1139块。

  记者日前从天津市工商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市工商局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行动已满半年。这项从今年三月开始的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家用电子电器、日用百货、食品、建筑装修、装饰材料、涉农产品等商品中发生的傍名牌“重灾区”,进行重点治理。半年查获冒牌世界名表等商品20余种,商品总值2800万元。

  据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在对本市滨海新区洋货市场突击检查时,仅半天时间就查获假冒世界各类名表1139块。这些所谓的“名表”多是仿国际大牌,款式、 颜色、商标外表看上去与真品无异。

  在专项检查时,天津市一些知名企业也被“傍”了品牌。静海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在独流镇良王庄乡王家院村端掉了一家生产假冒“天立”独流老醋和酱油的黑窝点,当场查获假冒“天立”独流老醋40箱、酱油20箱,包装箱70个,“天立”标签160张,货值达5880元。此外,工商部门在对天津市鑫意达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生产、销售的一款产品,与天津市艾诗浓食品有限公司的伞状立体注册商标“情人伞”糖果产品的整体流线及形状十分近似,足以使消费者产生误认,构成商标侵权。

  据了解,此次专项执法行动将持续到今年11月份,以各大零售商场、批发市场、超市、星级酒店、精品店、五金城等区域为重点治理区域,着重查处假冒驰(著)名商标;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仿冒知名企业名称以及通过制造市场混淆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多项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