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申城遭遇“史上最热”夏天,很多市民必备“出门三件套”:防晒霜、遮阳伞和防晒衣。这些防晒衣大多打着防晒旗号吸引消费者。
近日,市消保委随机购买32件防晒衣检测后发现仅1件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仅3.13%。记者发现,防晒衣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一团“浆糊”:化工企业只管卖药剂、发吊牌,对下游企业没有管控;印染企业偷工减料;成衣品牌厂商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抽检和产品质量把控……
抽检:32件样品仅1件合格
UPF,又称紫外线防护系数。按照国标,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40,且日光紫外线透射比小于5%时,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受检的32件防紫外线服装,从62元至483元不等。检测结果表明,32件样品中,有29件的紫外线防护系数小于15。此外,未标注紫外线防护系数,但明示具有“抗紫外线”或“防晒”功能的14件样衣均不具有防紫外线性能。
消保委对随机购买的一款普通黑色纯棉短袖针织T恤衫进行检测,证明其达到防紫外线产品要求。花高价购买的一件防晒衣,效果竟远远比不上一件普通黑色T恤。
溯源:产品未出,吊牌已生
据了解,防晒衣的制作需先将面料浸入特制的药剂才能达到防晒效果。因此,在成衣加工厂和印染企业之外,还有药剂化工企业的身影。
32件样品中有4件不合格样品同时标注了同一家防晒药剂的加工方——瑞士科莱恩化工,市消保委随即约谈该企业。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代表许坚表示,印染企业需要先向公司提出申请,科莱恩根据药剂购买量,估算出产品数量,发放相应的吊牌,“这证明经过我们的处理达到了防晒效果。”
但值得推敲的是,不少吊牌的发放,是与药剂购买同时进行的,先行于最终产品就已经“诞生”,完全本末倒置。科莱恩方面表示,公司除了通过药剂预估产品数量,“按需”发放吊牌外,还会对浸染后的面料进行检测,达标后才准使用吊牌。不过记者了解到,送检的样品是一块A4纸大小的面料,与实际产品是否达标,并不能画上等号。
产业链:毫无可追溯体系可言
记者发现防晒衣的整个生产链中,从化工、印染企业,到成衣加工厂,甚至是最后的品牌商,没有一套可追溯体系,完全是一团“浆糊”。
科莱恩方面表示,面料最后做成了什么,生产了多少件,用于哪个品牌,销往何处,公司一概不知。对此,许坚解释那是因为印染厂与品牌方签有保密合同,牵涉商业机密。
下游失控不假,但作为终端出口,成衣加工厂或者品牌商就没责任了吗?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应尽早建立行业规范,别让防晒衣变成欺骗消费者的“新概念”。
(责任编辑:武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