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液氨泄漏事故幸存者:闻到后顿时无力说话

2013年09月02日 16:41   来源:北京晚报   
 

伤者已能正常进食。CFP供图

用于封闭管口的管帽锈蚀严重。

 疑似泄漏管道的管口锈迹斑斑。


    来自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消息称,上海市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月31日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已初步认定,系公司生产厂房内液氨管路系统管帽脱落,引起液氨泄漏,导致企业操作人员伤亡。又是液氨!从吉林宝源丰禽业到上海翁牌实业,不到3个月内,连续发生重大事故。为何这个制冷化学品连续成为“罪魁祸首”?

    事故认定

    管帽脱落致液氨泄漏

    “8·31”重大事故发生以后,上海市安全监管局立即会同市质监局、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宝山区政府,并邀请市检察院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0月,主要从事冷冻冷藏加工、冷冻产品仓储、冷冻产品配送等业务,冷冻能力为150吨/天。

    目前,有关部门已初步认定“8·31”重大事故直接原因,系公司生产厂房内液氨管路系统管帽脱落,引起液氨泄漏,导致企业操作人员伤亡。目前,事故调查组已对厂房建设、设备安装、日常监管等展开调查,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技术鉴定。

    据事故现场处置人员说,这家冷藏企业的冷库是2008年建造的,使用时间不长,但液氨管路系统管帽为何会脱落,是材质问题、施工问题还是使用上、管理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调查。

    事故状态

    死者脸部腐蚀无法辨认

    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9月1日披露,25名受伤人员经过积极有效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均为平稳。记者在医院看到,伤者均为呼吸道损伤。经过吸氧、输液消炎等治疗,目前已能正常进食和说话。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15名死者中有13人入院时已经死亡,由于部分死者的脸部遭腐蚀而面目全非,导致无法辨认其身份。对此,宝山区殡仪馆的工作人员昨天表示,遇难者遗体的面容基本没受损,不影响辨认。记者提出探视请求,遭到拒绝。工作人员表示,探视遗体须征得当地公安部门的同意,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化妆间。

    据了解,政府部门已与部分遇难者的家属取得联系,善后工作正在开展当中。

    事故讲述

    幸存者:

    “闻到后顿时无力说话,地上打滚”

    8月31日上午,上海宝山区丰翔路1258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

    事故当天,现场一位消防中队负责人告诉记者,接警赶到现场时,没有发现明火,研判可能系生产车间管道泄漏,随即实施疏散救人,并迅速关阀堵漏。“我们疏散了大部分伤者。”

    伤者被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救治。在大场医院,一名来自连云港的女工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在4楼的宿舍休息,突然被浓重的气味熏醒。“比大火的烟还难闻,(我)顿时躺在地上直打滚,说不出话,然后意识也开始模糊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此次共收治了9名伤员,除了2名伤情严重外,另7人伤情比较轻微,多见头痛、恶心等症状。“除了改善被损伤的器官状态外,我们还对伤员实施了烧伤创面处理、抗感染治疗等,目前他们情况稳定,都有不同程度好转。”参与治疗的烧伤整形科徐鹏主治医师告诉记者。

    病房内一位19岁的女孩除了氨中毒造成的肺部损伤外,18%的体表面积被灼伤,眼睛也受到化学灼伤,经眼科专家会诊,视力受到损害,情况不容乐观。轻伤者李秋芬说,自己31日8时完成夜班,回到宿舍补觉,没想到灾难降临到接班工人头上。在欷歔自己幸运的同时,更揪心同乡工友的生命。

    死者家属:

    “一直都好好的,怎么会这样”

    昨天,记者再次来到事故现场,几乎闻不到刺激性气味。门口地上遗有一副带着些许血渍的橡胶手套,犹如在提醒着企业: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24小时——您的需要,我们的追求”,这个写在厂房楼外墙上的标语和如今厂区的景象有些格格不入:工作人员清理着垃圾,搬货用的叉车零乱地停放着,包装虾仁的硬纸箱也散落在围墙边……

    现场一位办案民警说,涉事企业的加工生产已经停止,负责人也已被控制。

    厂区门口,几位死者家属抹着眼泪,等待下一步安排。他们不愿留在企业安排的宾馆坐等,只希望第一时间获得亲人身后事的讯息。

    “我们想尽快去殡仪馆(和亲人)见见面。在这工作都三四年了,一直都好好的,怎么会这样。”一位来自芜湖的何姓家属说。

    几个女工围在厂门口讨论着这起事故。当天她们并不在班,何时复工还是个未知数。“每天接触鱼虾,很累很脏,有时一周一天休息都没有,工资是按多劳多得,勤快点每月3000多元。”一名女工告诉记者。

    据工人介绍,8月中旬以来,公司从外地大量招人,此次事故的死伤者多是从江苏连云港、泗洪,安徽芜湖等地来沪的女工。

    事故疑问

    为何又是“液氨”?

    今年6月,吉林一禽业公司的特大事故也是由于液氨泄漏引发爆炸,夺去百余人性命。不到3个月,这个“罪魁祸首”再酿惨剧。

    上海市安监局危化处处长熊伟国介绍,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可起杀菌和降温制冷作用。由于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的发生率较高。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严重吸入中毒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为何那么危险的东西冷藏业常用?华东理工大学危险化学物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中心副主任修光利说,因为效果好,污染小,且价格相对低廉。据了解,液氨目前每吨大约不过2000元,在工业上使用效果也很好。不仅国内,国外也同样使用得很普遍。人们熟知的氟利昂,因影响大气环境,对臭氧层有破坏,成本也高,而且在安全性上也有难题,反而难以替代液氨。

    “但是液氨在设备建设、生产、管理上必须严格按照规定。”修光利说。

    上海市质监局今年6月还印发《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集中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的通知》,检查重点中突出氨制冷企业(重点是肉类、水产、蔬菜等食品加工储存场所)的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重点检查液氨装置内高压部分是否有安全隐患。

    一位在上海从事液氨阀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常用的阀门和管道在技术上已经较先进,一般使用单位都“双保险”:报警设备负责自动关阀;值班室派人手动操作。“但再好的设备都抵不过科学周到的管理。”

    相关专家认为,施工和员工培训两个环节往往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目前上海市安全监管局已部署对全市使用液氨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着力做到举一反三、防范事故。上海市、区环保部门强化对涉事周边环境的监测工作,据上海市环保局介绍,本起事故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目前周边空气质量属于正常。

    本报记者综合新华社、央广、央视等D090

(责任编辑:武学佳)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