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重庆女孩洛阳遗失行李箱已找回 归还6000元善款

2013年09月05日 06:58   来源:大河报   

赵晓亮将善款归还车炳恒

赵晓亮为洛阳市交运集团稽查站送去锦旗

  □记者 魏朝林 侯梦菲 实习生 李玉莹 文 图

  核心提示|9月1日,开学第一天。就读于洛阳中铁十五局技校的重庆女孩赵晓亮,装有6000元学费的行李箱被出租车拉走了。3日,本报洛阳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多方努力下,3日傍晚,赵晓亮终于找回了自己的行李箱。

  在寻找行李箱的过程中,校方表示可暂缓缴费,有爱心人士第一时间给赵晓亮送去6000元钱,还有不少市民和河北一企业家表示愿意资助赵晓亮,这些举动让赵晓亮倍感温暖。昨日,她联系本报记者,表示想把获得的捐助重新归还给爱心人士,另外也想通过本报向所有爱心人士说声谢谢。

  【事件回顾】

  马虎的哥拉走行李箱急坏要开学的学生

  9月1日中午12时许,赵晓亮乘长途车,带着装有父亲辛苦攒的6000元学费和生活费的行李箱到达洛阳。“因为怕路上把钱丢了,就把钱放在衣服口袋里,压在行李箱的底层。”

  为了省钱,赵晓亮先坐公交车到达洛阳市东花坛,然后打车去帽郭村找她在洛阳打工的母亲。到达帽郭村,赵晓亮付了出租车费后准备到后备厢取行李,谁知出租车却掉头离去。赵晓亮冲上去拍打后备厢,但出租车并未停下,当时急蒙了的她也没有记下车牌号。

  赵晓亮赶紧拨打110报警,并向附近的交运集团的安全稽查站求助。由于无法提供出租车发票和车牌号,警方和交运集团工作人员一时很难找到那辆出租车。

  学费丢失后,赵晓亮就读的中铁十五局技校表示,可以让她先返回校园,学费等找到行李箱或者攒够了钱再交,爱心人士则纷纷给赵晓亮捐款。

  3日下午,在洛阳市交警支队的帮助下,赵晓亮当日乘坐的出租车终于找到了。当晚7时30分,出租车司机将赵晓亮的行李箱送到了洛阳市交警支队,赵晓亮检查发现密码箱完好无损,里面的6000元钱也一分不少。

  据出租车司机介绍,当天出租车开着空调,窗户是关起来的,并且马路上噪音较大,因此并没有听到赵晓亮的呼喊声。9月2日,该出租车司机的父亲生病了,所以9月2日、3日均未营运。一直到3日下午,洛阳市交警支队和他联系,他才发现后备厢里的行李箱,就赶紧送了过来。

  【归还善款】

  这笔钱将转赠给山区小学

  昨日一早,赵晓亮就跟大河报记者联系,说要跟记者一起去归还洛阳市容威集团董事长车炳恒捐赠的善款。随即,记者驱车至帽郭村接上赵晓亮,陪同她见到了车炳恒。见到车炳恒后,赵晓亮简单叙述了一下找到行李箱的经过,并拿出车炳恒捐赠的6000元钱悉数归还。车炳恒说,第一时间进行捐助,是希望赵晓亮早日返回校园。

  赵晓亮告诉记者,感谢爱心人士对她的帮助,但是自己的行李箱已经找到,希望这笔钱能够用在更需要的人身上。车炳恒表示,会将这笔善款捐赠给新安县北冶镇望古垛村小学,“本月中旬,我们打算去给刚开学的孩子们送一些桌椅板凳和电脑”。据了解,北冶镇望古垛村小学教室简陋、桌椅破旧,教学条件艰苦,教学用品匮乏,急需改善。

  【送面锦旗】

  感谢所有帮助她的好心人

  9月1日,行李箱遗失后,赵晓亮最先求助的是位于帽郭村附近的洛阳市交运集团安全稽查站的工作人员王坤和陈永峰。“当时行李箱被拉走我非常着急,就想着前面高速路口可能会有监控,路过安全稽查站,看到他们穿着工作制服、挂着工作牌,就非常信任他们,向他们求助了。”

  随后,王坤和陈永峰开车带着赵晓亮跑到洛阳市东关派出所、安乐镇白马寺警务室看监控,并帮赵晓亮联系了大河报记者。

  “我的行李箱能找到,离不开稽查站工作人员的帮助。”赵晓亮决定给他们送一面锦旗,但是王坤和陈永峰死活不接受。赵晓亮告诉记者,她一开始并不知道两位好心人的名字,“问他们也不肯说,还是其他工作人员告诉我的”。

  得知好心人的姓名后,赵晓亮就“擅自”决定,要给好心人送面锦旗略表心意。昨日下午3时,赵晓亮将锦旗送给王坤和陈永峰后告诉记者:“感觉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其实这面锦旗也是送给洛阳所有帮助我的好心人的,感谢他们的共同帮助,让我觉得这个城市很温暖。”

  【吐露心声】

  希望回归正常生活

  在送完锦旗回家的路上,赵晓亮告诉记者,现在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想静一下,经历这件事,我也成熟了很多。”赵晓亮说,没想到刚开学就让自己碰到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事情已经过去了,我想让这件事情赶紧画上句号,尽快回归正常的生活。”

  赵晓亮说,最近几天,每天手机都快要被打爆了,全国各地的媒体都给她打电话、发信息,表示要采访她。

  “压力挺大的。”赵晓亮说,她已经跟学校请好假了,也买好了去外地的火车票,“希望安静一段时间”。

  记者手记

  在跟赵晓亮相处的几天,记者发现,她一直穿的是丢行李箱那天穿的黄色上衣和牛仔裤。她告诉记者,现在走在街上都怕别人会认出她来,“被认出来挺不好意思的,今天晚上就换衣服,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另外,她说想通过大河报告诉其他媒体,感谢大家对她的关注,但是不要再采访她了,她想回归正常的生活。显然,过分的关注,已经让这个年仅23岁的姑娘感觉到了压力。我们希望,她能够尽快调整好心态,重新回归校园。也希望大家能给她一个安静的环境,体谅一下一个普通女孩不希望被打扰的心情!

(责任编辑:西西)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