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10月22日讯(记者李治国)为繁荣地方剧种,上海宝山区大力推动原创沪剧。由上海宝山区委宣传部、宝山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宝山区妇女联合会、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举办的大型原创现代沪剧《挑山女人》首演仪式将在10月26日举行。
作为宝山区政府2012年度的重点工作,《挑山女人》是继《红叶魂》之后,宝山沪剧团创作排演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沪剧大戏。是宝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宝山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宝山全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在全区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敬岗爱业、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道德典范的生动实践。
由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宝山沪剧团)排演的《挑山女人》讲述了安徽省齐云山唯一的女挑夫汪美红17年来,风雨无阻,艰难攀爬近20万公里陡峭山路,往返近6000多个来回,磨破140多双解放鞋,使断70多根扁担,用坚强而伟大的母爱,独自把一双龙凤胎儿女“挑”进两所省重点大学的感人故事。该剧通过表现主人公面对困难的担当与坚守,倡导和弘扬了感恩回报的大爱精神。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沪剧是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浦江两岸的民歌俚曲,后受其他民间说唱及戏曲影响,逐渐演变成说唱形式的滩簧,又称花鼓戏。沪剧的表现题材具有鲜明的上海地域特色,坚持以现代戏作为自己主要演出样式的戏曲剧种,独具江南丝竹情韵的音乐唱腔和注重生活化的表演艺术,艺术上开放包容,既善于广采博取,又敢于标新立异。
沪剧在宝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宝山沪剧团是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建团最早的专业沪剧团之一,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她的前身是“杨派”创始人——杨飞飞和赵春芳、丁国斌、凌爱珍、金耕泉等联袂创建于1949年8月的上海市勤艺沪剧团。六十多年来,宝山沪剧团历经艰难、曲折发展,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剧目,继承了沪剧杨派唱腔艺术,呈现了无数个舞台艺术形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脍炙人口的“杨派”艺术成为剧团的一面旗帜,梅花奖的获得成为了剧团的骄傲。优秀代表剧目《为奴隶的母亲》、《妓女泪》、《第二次握手》、《茶花女》、《家庭公案》、《东方女性》、《罪女泪》、《缉毒女警官》、《清水泪》、《东方彩虹》、《宝华春秋》、《红叶魂》、《红梅颂》等深受领导、专家和群众的赞誉。其中《东方彩虹》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电视连续剧;《宝华春秋》荣获了2008年上海市新剧目展演的优秀剧目奖;根据中共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创作排演大型现代沪剧《红叶魂》被评选为2009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剧目;2011年,该剧作为上海唯一代表剧目,赴京参加由国家文化部组织的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得到市委宣传部的嘉奖令,还荣获2011年上海文艺创作单项成果奖。
《挑山女人》主演华雯曾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0届上海市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
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随着文化娱乐多元化的发展,沪剧发展面临着演出市场日益萎缩,艺术人才断层等实际困难。宝山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创新发扬,在项目、政策、资金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沪剧以重点扶持推进。如今,每逢社区农村演出,沪剧总是必备节目,每周沪剧沙龙总能吸引众多铁杆“粉丝”踊跃报名参加,而连续多年举办的“乡音绕滨江”大赛总会涌现出一批“沪剧达人”,成为沪剧迷们的共同节日。
(责任编辑:徐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