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长安区万名被征地农民成为产业工人

2013年08月13日 11: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西安8月13日讯(记者张毅、通讯员王润年 马斌雨)虽然与“比亚迪”汽车公司不远,但西安市长安区刚刚被三星项目征地的西甘河村农民胡文武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其中一员。前不久,在区街劳动保障部门的积极推介下,“比亚迪”汽车制造公司经过严格面试,将胡文武等50名被征地农民正式录用。近年来,长安区通过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定向寻求工作岗位、加大产业扶持政策等办法,已使上万名像胡文武这样的被征地农民成为地地道道的“上班一族工人”。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三星电子等大宗项目的入驻,长安区兴隆、郭杜、韦曲等多个街道的土地被相继征用,数万余名农民全部或部分失去了土地。为此,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体系,每年由政府出资、企业配合举办的被征地农民专场招聘、农民就业咨询专场签订会等都在八九场。兴隆、郭杜等开发规模比较大的街道,针对辖区内部分农民完全或部分失去土地的现实,拿出巨资为农民免费进行岗前就业培训,并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知识层次、就业状况、技术特长等情况,建立被征地农民分类台账,采取分类管理方法,对外出务工或有劳动能力的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使农民重新找到就业新路,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了餐饮、家政、保安、机械、电工等120多期培训班,数万持证农民在西安高新区及西安航天基地等实现二次就业,3万多人围绕新区就地从事商业、餐饮等三产服务领域。同时,区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还一方面每年对年轻农民根据不同的学历水平,多层次进行技能性培训,毕业后为他们颁发技能资格证书,提高他们就业上岗率。另一方面主动与开发区、大专院校、科研企业“联姻”,通过“订单式”、“定向式”、“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将上万多名农民输送到了用工单位,使这些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月工资水平比普通农民高出400-700元。

    “不是政府出谋划策,我做梦也想不到会在繁华路段上开店,成本低、风险小,只要信誉度高就能赚钱。”兴隆街道被征地农民张明在销售电脑耗材已经2个多月了,如今他每月的纯收入已经超过了3500元。和张明一样,目前在长安,许多被征地农民正在由打工者变成“创业人”。近年来,长安区一改由单纯发放补贴变提供创业机会,坚持将促进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长安的重要途径,针对部分善于经营、有一定商业头脑的被征地农民,适时加以引导,鼓励他们以创业带动就业。并要求区劳动、财政、税务等部门联合开辟“绿色通道”,使他们在落实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同时,充分利用入驻企事业的有利优势,扶持被征地农民发展商业三产,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长安区东大街道东大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后,当地政府巧借西北工业大学入驻机遇,鼓励农民发展商贸三产,目前,全村仅各种劳务收入1200万元,村里个体集体经济收入达到近百万元,被列为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责任编辑:石兰)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