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严格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形成南北统筹、城乡兼顾、丰枯补给的水资源调配体系,全面保障“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
第二十节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
以节水为中心,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农业节水。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耕作制度,发展设施农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减少亩均耗水量,提高单方水的产出效益。创新推广控制灌溉、小畦灌、点灌、注水灌等适用节水灌溉技术,扩大滴灌、喷灌等现代节水技术灌溉规模。到2015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
工业节水。围绕“五大十特”工业园区和重点耗水行业,推进企业循环用水、串联用水和重复用水、园区循环用水网络系统改造与建设,大幅度提高企业水循环利用水平,减少新鲜水用量。新上企业与项目全部采取节水新工艺。到201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减少到64立方米。
城乡生活节水。加快供水管网系统改造,增加城市中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水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普及生活节水器具。加强公共用水监测监管,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到2015年,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50%,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
第二十一节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按照“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抓紧兴建一批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点水利工程。
北部引黄灌区以节水为中心,通过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和水权转换,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不断增长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加快实施青铜峡灌区、沙坡头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灌区水系建设,增强调控能力,实现灌区节水30%,增产30%。加强黄河防洪工程和贺兰山东麓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银川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其他地级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黄河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中部干旱带以调水为中心,拓宽扬水范围,建设集雨设施等小微型水源工程,实现扬黄水和当地水资源相互补给,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加快实施固海等扬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高效节水补灌工程建设,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0万亩。全面建成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建设同心下马关、中卫兴仁综合供水工程和红寺堡、同心、海原城乡供水工程。
南部山区以节流增效为中心,开源与节流并重,以流域为单元加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建设,加强雨洪水资源利用,建立大中小工程并举、库坝窖池联用的供水体系。实施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实施库井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消除安全隐患、增强防洪能力,力争库井灌区灌溉面积达到100万亩。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快清水河、泾河、葫芦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0平方公里。
完善工业供水工程体系。重点推进上海庙、红墩子、固原盐化工基地供水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第二十二节强化水资源管理
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水功能区纳污控制三条红线,逐步建立覆盖自治区、市、县三级的水权配置体系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落实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定额制度。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不同来源、不同用途、不同地域的水价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节水型水价机制,实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创建水资源交易市场,规范水权转换办法,加强监督管理,加快水权转换步伐。加快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费收支管理办法,切实落实管护经费和管理责任,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鼓励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农民用水协会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和工程管护的积极性。
第六章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交通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基本建成以干线铁路、高等级公路、干线机场为主骨架,以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对接。
第二十三节构建五纵三横铁路运输网
重点打通宁夏与周边地区的快速通道,提高运输效率。加快包兰铁路惠农-银川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包兰铁路银川-兰州段、宝鸡-中卫、甘塘-武威南等铁路二线工程,新建银川-西安快速铁路、银川经鄂尔多斯至北京铁路惠农接轨线、太阳山-甘肃白银铁路。做好太中银铁路银川-定边和中卫-定边段增建二线、沿黄城市带城际轨道和银川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完善宁东地方铁路网,加快固原地方铁路建设,推动地方铁路与国铁接轨,形成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客货运输网络。开通银川至北京、西安等城市的动车组,构建银川至西安、兰州、呼和浩特、太原等毗邻城市"三小时通勤圈"和银川至北京、郑州、成都等省会城市"五小时通勤圈"。做好连通能源金三角城际铁路的前期工作。到2015年,全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770公里,货运量9000万吨,国铁复线率达到70%以上。
第二十四节提高三纵九横公路网现代化水平
加快建设联通内外、覆盖城乡的公路运输网络。加快沿黄城市高速路网通达能力建设,重点抓好呼包银、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等经济区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通省际断头路,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
改造提升国省干线通行条件,全面更新改造农村公路及危桥,增加公路密度,重点抓好中南部地区和生态移民区公路建设,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公路交通保障能力。加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以银川、石嘴山、固原枢纽为重点,以“零距离换乘”为目标,加强公路运输和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公路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形成与我区产业布局和经济、人口分布相适应的公路运输体系。
到2015年,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200公里,高速公路1600公里,公路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左右。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达到80%以上。新增沥青(水泥)路面里程7000公里,所有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所有乡镇建成客运站,90%的行政村建成招呼站。
第二十五节提升一主两辅航空港服务功能
建成银川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善口岸航空货运服务功能。引进1—2家国内航空公司在河东机场设立运营基地,开通国内所有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城市的直飞航线,开通银川至迪拜等国际航线,实现银川至韩国、日本的旅游客运包机和银川至中东国家的客货运包机运营,把银川河东机场建成西北重要的区域支线综合枢纽和我国对中东、中亚地区货运的重要节点和物资集散地。进一步完善中卫、固原支线机场基础设施,积极开辟航空线路,提升服务功能。到2015年,全区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650万人次。
第七章
实施生态移民推进中南部地区扶贫攻坚
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格局。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有效解决中南部地区的贫困问题。
第二十六节全力实施生态移民攻坚工程
把生态移民作为减少贫困人口、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山川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政策,整合资源,举全区之力打一场移民攻坚战。
按照山内的问题山外解决、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面上的问题点线解决的思路,围绕水源、生态、开发、特色、转移五个重点,坚持生态移民整村搬迁、县外为主、分类安置的原则,通过山区川区结合、城市农村结合、有地无地结合、宜工宜农结合、集中插花结合等多种途径,采取开发土地集中安置、适度集中就近安置、因地制宜插花安置以及在沿黄城市、重点城镇、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移民周转房等多种安置方式,利用5年时间将贫困程度深、生存条件差、发展难度大、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35万最困难群众,妥善安置到近水、沿路、靠城的区域。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移民住房和移民新村,统一配套建设水、电、路、气、通讯和商贸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推进广播电视、互联网进移民新村,方便移民生活。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和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以特色种养收入为基础、劳务收入为主体的增收格局,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示范区。
第二十七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
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加速推进。
依托沿黄经济区、产业园区,使劳务产业成为农民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坚持县内转移与县外输出相结合、季节性转移与长期转移相结合、组织转移与自发转移相结合,引导农民向城市和沿黄经济区转移,每年稳定输出劳动力50万人次,使沿黄经济区成为吸纳山区农民务工就业的大平台和主战场。
结合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措施,突出发展节水种植、高效养殖、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在中南部地区打造清真牛羊肉、马铃薯、红枣、硒砂瓜、中药材产业集群,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村,大幅度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
第二十八节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既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又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民生工程。
加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基本解决贫困地区112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施100万亩库井灌区高效节水改造工程、100万亩集雨补灌工程、100万亩高效节水改造工程。加大危房危窑改造步伐,消除农村居民居住安全隐患。积极发展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生活用能结构。
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对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贫困人口,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双到”工程,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使80%以上的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五年新增脱贫人口60万人。
第二十九节实施强有力帮扶政策
加大对中南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制定实施强有力的帮扶政策,以地级市、财政强县和宁夏区域内主要大中型企业为主体,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口帮扶山区贫困县。强化山区公共财政支出强度,努力缩小山川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差距,到2015年山区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占全区平均水平提高到60%以上。在沿黄经济区设立山区主要贫困县“飞地”工业园区。全面建立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扩大受益人口覆盖面,提高投入标准,每个村由平均25万元提高到40万元。积极探索引进金融资本与互助资金叠加的运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资金短缺难题。
第八章
推进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面构筑新型城乡发展体系,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构建以沿黄经济区为核心、固原市为次中心、其他县城和重点镇为补充,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三十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将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加快构筑以沿黄经济区为核心、以固原市为次中心、以100个重点镇和3000个中心村为补充的相互依存、连片成群的“1113”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着力形成具有宁夏特色的新型城乡发展体系。
按照集中均等开发模式重塑宁夏经济地理格局。全区人口、产业重点向沿黄经济区集聚、南部山区重点向固原市及县城集聚、村镇重点向100个重点镇和3000个中心村集聚。基本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大幅度向中南部地区和农村倾斜,让全区人民享有基本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在重点开发区,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着力打造“五大十特”重点园区,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推进产业向高端、高附加值、高科技方向发展。加快推进能源化工金三角建设,把能源化工金三角打造成为西部地区现代产业发展的密集区。
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推进土地向规模特色产业集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形成13个优势特色产业带,保障我区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南部限制开发区与全区禁止开发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围栏禁牧,结合全区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建设工程,全面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构筑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三十一节高水平建设沿黄经济区
奋力打造黄河金岸,加快建设宁夏沿黄城市带。围绕城乡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加快沿黄城市带同城化步伐。
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成西线石嘴山—中宁高速公路,充分利用包兰线、太中银铁路正线和银川联络线建设银川—中卫—定边“闭环式”城际快速通道,开通沿黄城际公交,形成以银川市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四个地级市为次中心的“半小时通勤圈”。逐步实现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同治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城乡接轨。基本实现电话号码统一区号,金融同城结算,共同推介旅游产品线路。
强化城市产业功能,着力提升沿黄经济区产业集聚水平。培育壮大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集中发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轻纺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支持银川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石嘴山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构建统一的区域市场格局,引导沿黄各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和产业转移,努力把沿黄经济区打造成为产业分工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高标准建设滨河景观大道,提高黄河行洪、防洪保障能力。以黄河文化为基础,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观与文化景观,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农家体验等产业,形成500公里生态文化景观带,再现“塞上江南”秀美景色,全方位多视角展示黄河文化底蕴。
到2015年,沿黄经济区城镇人口占全区城镇人口、经济总量占全区经济总量均达到90%以上。
第三十二节加强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加大固原城市建设力度,扩大城市规模,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增强城市服务配套功能,提升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南部山区加强县城和中心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重点发展煤电、盐化工、劳务、草畜、马铃薯、特色林果与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积极开发六盘山旅游资源,将固原市建成全国旅游扶贫发展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育种和种植加工基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与劳务输出基地、旅游休闲目的地和陕甘宁区域性物流中心。
第三十三节扎实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
在加强沿黄城市带与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扶持发展一批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商贸流通等特色小城镇,使其成为承接农业人口和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到2015年,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55%,沿黄城市带达到70%,固原市达到40%。
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优先解决举家迁徙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落户问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落户条件,切实探索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的相关政策和办法。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切实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与企业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与医疗保险。增加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力争50万农村人口转为市民。
第三十四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实行差别化的区域调控政策,实施《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主体功能区。
适度增加重点开发区工业用地和城镇用地供给,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提高重点开发区集聚能力。加强禁止开发区管制力度,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破坏,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强化政府投资,实行按领域安排和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相结合的政府投资政策。按领域安排的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根据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按主体功能区安排的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农田水利以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森林、草原、湿地、矿产资源开发、重点流域等开展生态补偿,建立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补偿。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标准。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实现与重点开发区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在绩效考核方面,对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综合评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节能减排和吸纳人口数量等;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对禁止开发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全面评价自然文化资源原真性和生态完整性。
第九章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实施改善民生计划,显著增强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快完善符合区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十五节优先发展教育
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推动学前教育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园体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发展农村、社区学前教育,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入园,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全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班)率达到60%以上。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消除校舍安全隐患,解决“大班额、大通铺”等突出问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行县域内城乡中小学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加快推行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教育资源配置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地区大力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9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3%。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增加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有效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立普通高中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加强对中南部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到2015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成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加强符合用人需求的专业建设,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稳定在4万人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12万人以上,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高职招生规模达1.5万人,在校生规模达4.5万人。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提高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加强高校重点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适应我区经济社会急需领域的应用研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增强办学特色,实现高校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完成宁夏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和宁夏医科大学“申博”目标。到2015年,普通本科年招生规模达到1.6万人,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落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德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招生制度、学校管理制度和办学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责任编辑: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