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吉林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实施质量强省战略

2012年08月06日 13:57   来源:政府网站   
    (2)传统产业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装备制造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建成轨道交通装备、风电装备、换热设备等多领域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努力把装备制造业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

    冶金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降耗减排,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把冶金产业发展成为规模适度、产品优质、装备精良、特色突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的优势产业。

    建材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整合水泥资源,研发节能环保、防火抗震的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水泥及制品、卫生陶瓷等新产品,提高产品精深加工程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轻工纺织产业抢占制高点。着眼产业转型,加快推广塑料制品的应用,扩大纤维制品生产能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碳纤维研发生产基地。

    (3)特色资源产业质量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独特的生态资源产业跃升发展。围绕林木加工产业带,整合资源,有效带动轻质木结构房屋、实木门、实木家具、地板和家装等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推进人参、鹿、林蛙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围绕“长白山人参”、“吉林梅花鹿”、“长白山林蛙”等我省特色优势资源,促进原料基地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加速推进产业链集聚发展,打造特色产品、知名品牌等。

    优势矿产资源产业规模发展。围绕核心企业,促进产业聚集,建设国内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镍、钼、镁等有色金属研发生产基地;注重培育本土企业及自主品牌,打造国际优质天然矿泉水生产基地;推进硅藻土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建设中国硅藻土生产基地;加快资源勘探与开发,建设国内油页岩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4)战略性新兴产业质量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生物化工产业突破发展。开发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生物化工新产品,加速精深加工、原料替代的重大突破,构建亚洲最大、技术领先、结构优化的生物化工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发展。研制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率先实现产业化,形成关键核心部件配套体系,构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壮大发展。巩固扩大中药、生物药产业领先优势,积极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建设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药北药基地和国家生物药基地。壮大化学创新药物、生物保健品生产规模,培育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

    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跃升。紧跟国际国内发展前沿,突破关键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力争在光电子、汽车电子、新型元器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努力将我省打造成具有吉林特色、国内知名的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新材料产业着力发展。加大有机高分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加速成果转化,拓展应用领域,延伸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积极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做大做强风能及风电设备等产业规模,打造风电、光伏设备制造基地,形成一批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骨干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吉林制造的特色产品。以长春轨道客车产业园为统领,加快开发大马力拖拉机、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高速插秧机和新型换热设备,培育产业集群。

    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发展。发挥老工业基地在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和产品制造方面的优势,以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为重点,引导和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2.工程质量: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到2015年,工程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工程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力等重大建设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其他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98%以上,高速公路技术状况指数≥90,养护专项及大(中)修工程合格率100%。

    工程质量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符合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新建工程达到100%,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县级以上城市“禁黏”。

    3.服务质量:到2020年,全面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服务业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骨干服务业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业品牌价值和效益大幅提升。

    到2015年,服务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全面提升。在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领域,全面实施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

    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显著改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旅游、家庭服务、文化体育产业等生活性服务领域质量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标准覆盖率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吉林特色的服务品牌和精品服务项目,并形成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生活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特色服务业质量明显增强。围绕“吉林省旅游产业壮大计划”,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旅游业精品服务项目。围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等10大重点产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挖掘松花石(砚)、人参等特色产业的文化内涵,打造吉林文化产业品牌。特色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

    新型服务业态发展质量明显提高。重点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物联网、节能服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服务业态快速发展。

    4.环境质量:到2020年,清洁安全、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得到全面推广,节能环保型产品得到普遍应用。建立完善环境监测体系,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到2015年,环境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0%,国控重点污染源治理全面达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达到70%以上。

    人居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各市(州)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292天,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三、主要措施

    (一)有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

    增强企业质量主体作用是其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强化意识,严格自律,积极为质量发展做贡献。

    1.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质量主管人员对质量安全负首要责任和直接责任。严格实施企业岗位质量规范与质量考核、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及合同的规定,切实履行质量责任、义务和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在大型或重点企业探索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

    2.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强化企业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大力推行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关键环节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严格落实售后服务责任。引导企业广泛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质量比对、降废减损、质量管理小组等活动,积极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大力发展低碳、清洁、环保生产模式,切实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强化企业质量创新意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注重创新成果的专利化和标准化,切实扭转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状况。扶持有条件的优势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努力成为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研发制造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企业产品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发挥优势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强化企业质量发展示范功能,建立重点企业联系点制度,扶持骨干企业成为国际标准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实施主体,将质量管理的成功实践、先进方法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输出,提升产业链的质量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企业联盟对中小企业的带动提升作用,鼓励制定高水平联盟标准,引领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质量竞争力。

    5.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企业树立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社会责任理念,将其全面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与决策活动,承担对员工、消费者、投资商、合作方、社区和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创建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促进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践行质量承诺,确保质量安全,维护劳动者权益,着力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创造综合价值,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良好形象。

    (二)切实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强化措施,落实责任,为服务质量发展发挥职能作用。

    1.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完善质量地方法规体系,研究制定质量信用管理和质量责任追究等地方性法规、规章。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完善质量法制监督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

    2.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制定实施重点监管产品目录,强化生产、流通、进出口环节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工程及重点服务项目的安全监管。完善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重大工程设备监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及责任追究体系,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建立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分析评估,对系统性质量风险及时发布预警,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置措施。完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制定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提升风险应对和处置水平,切实做到对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

    4.加强宏观质量统计分析。建立健全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质量合格率、质量损失率、顾客满意度指数以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指标体系,定期公布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顾客满意度指数,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5.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以物品编码管理为溯源手段,金融、证券等多部门应用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平台,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开展诚信企业、诚信市场活动,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失信企业的惩戒力度。严格执行淘汰退出机制,对质量诚信意识不强、信用水平不高的企业,坚决依法责令整改直至取缔。

    6.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建立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力度,严格准入、严格监管、严格执法,严厉处罚、严厉打击、严厉问责,对制假售假大案要案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从事质量违法活动处以重罚,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加大刑事司法打击质量违法力度,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

    (三)努力提升质量整体水平。

    创新载体夯实基础是服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要结合实际,勇于探索,为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制定支柱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资源产业、服务业等品牌发展培育规划,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培育具有吉林特色的地理标志商标,逐步形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群体。积极开展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支持品牌建设的基础性研究、品牌信息发布、品牌宣传与推介和申请国家的各类政策性基金、资金,努力壮大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认真开展“质量强县示范城市”和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2.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五大”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地方标准制(修)订力度,加强标准化研究,提升标准的先进性、有效性和适用性。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缩小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质量与国际先进标准的差距。努力建设好“东北亚标准研究中心”,加强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我省标准话语权。加大标准化示范试点力度,提高标准应用的覆盖率。完善服务社会的标准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WTO/TBT通报咨询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标准风险研判、预警和通报咨询工作,有效提升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

    3.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围绕汽车、轨道客车、风(火)电设备等重点行业实施可靠性提升工程,促进其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向适用性、高可靠性转型。围绕涉及民生的交通运输、银行保险、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重点领域实施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工程,带动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在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企业中广泛开展质量对比提升工程,使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得到广泛传播,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得到普遍采用,使其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强化计量基础作用。建立和完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严格对计量测试设备的管理和定期检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健全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和管理制度,为实施节能减排和节能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实施“计量惠民”工程,推进计量诚信体系建设。

    5.充分发挥认证认可监管作用。加强对认证从业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升认定质量。健全强制性产品认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促进认证产品质量水平全面提高。积极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加强对有机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有效性的监管,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保护。深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积极拓展认证领域,努力提高认证有效性。

    6.加快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技术机构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围绕支柱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资源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政府重点实验室和型式评价实验室,形成专业齐全、布局合理的检验检测格局。加强基层技术机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和自身能力建设,创新内部管理,完善食品、农产品质量快速检验检测手段,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有效满足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业聚集区公共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对中小企业检测的服务能力,为提高质量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