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全文)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湖北长江经济带"十二五"规划(全文)

2012年08月13日 10:31   来源:政府网站   
    三、产业创新升级

    围绕产业承接发展重点,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强化技术创新要素支撑,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

    (一)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强化示范区产业创新能力,在汽车、机械设备、冶金、化工、家电等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纳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实施一批重大专项,提升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水平,在一些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形成自主创新技术溢出效应,引领产业集群式承接。

    (二)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积极引进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发展壮大若干创新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三)建设创新服务体系。积极发挥技术创新平台对产业转移的吸纳集聚作用,增强服务功能。支持设立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强化创业服务中心、软件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孵化器功能,改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条件。面向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中试基地、测试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构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四)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采取股权激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建立鼓励创新的分配制度。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完成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五章 加快荆州振兴崛起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实现跨越发展为首要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着力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努力建成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明星城市,为江汉平原振兴崛起提供重要支撑和动力,努力成为推进湖北跨越式发展、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一、构筑大交通

    加大现代化港口、公路、铁路的联合建设力度,以沿江运输大通道为重点,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实现铁路、公路、水路的“无缝对接”,努力将荆州建设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港口航道建设。全面推进荆州组合港建设,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资源有效整合。加快推进盐卡集装箱港等专业港区建设,加快洪湖港、石首港2个全省重点港口建设,积极建设李埠综合港区,形成长江与汉江的水运中转枢纽。到2015年,荆州市港口的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力争35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15万标箱,力争20万标箱。加快长江荆州段航道整治,结合四湖流域和“江南四口”水系的整治。采用分级开发的原则,形成以长江——江汉运河——汉江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网。

    公路网建设。重点推进沿江高速公路通道的建设,加快建设洪湖至监利、松滋至石首、武汉城市圈环线洪湖段等高速公路;重点推进过江通道的建设,加快推进荆州长江二桥、嘉鱼、洪湖等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促进跨江通道的形成,密切两岸往来;加快以荆州城区为中心的一级公路建设,对318国道荆州段、仙桃经洪湖至赤壁、荆州至松滋、荆州至监利等公路相关路段进行改造升级。

 


    铁路网建设。加快建设荆岳铁路,提升荆州铁路整体客货运能力,搞好荆沙地方铁路扩能改造,积极推进北煤南运通道建设,积极规划建设“宜荆荆”城际铁路。积极推动月益(河南月山至湖南益阳)铁路、准荆(从内蒙古准格尔到荆州)铁路及早上马,实现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连接,使荆州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物资转运基地和集散中心。

    过江通道建设。抓住以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段为重点建设过江通道的机遇,规划建设荆州长江二桥、洪湖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大桥、石首长江大桥。通过增加过江通道密度,将荆州长江经济带南北两岸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增强对两湖平原经济腹地的辐射能力。

    多式联运推进工程建设。依托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场)等交通运输设施,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大力发展一站式货运代理,着力解决港口、铁路及公路等交通衔接不紧密,以及由此带来的迂回运输和重复装卸等问题,实行多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积极发展集装箱专用车、厢式货车以及重点物资散装运输等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力;加快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及沪蓉高速铁路货运站建设,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扩大铁路专线运输能力;大力发展钢材、建材、煤炭等大宗物资铁、公、水联运,增强生产资料的物流集散与中转功能,以公、铁、水运输节点为基础,积极建设物流园区。

    二、培育大产业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业、精细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高技术产业四大千亿元产业,轻工建材和纺织印染服装等产业产值过五百亿元。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产业”战略。大力扶持汽车零部件、石油机械装备、纺织服装、轻工建材等产业发展,尽快形成百亿元产业。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0-53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8%,比2010年增长1.5倍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00家,年均增加100家。着力培育大企业,在2-3年内培育3-5个产值过50亿元大型企业,到2015年实现产值过100亿元企业零的突破。抓好重大项目谋划,结合荆州七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落实方案,策划一批能带动重大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着力建设大园区,吸引人才、资源、生产设备、市场要素向园区聚集,尽快将荆州深圳电子工业园等打造成百亿元大园区。加快扩建和新建荆州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岑河针纺织工业园、石首化工园等专业园区。支持荆州市船舶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促进船舶制造跨越式发展。各县市区要重点打造一个百亿元园区,荆州开发区力争达到500亿元。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科教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转化能力。打造公共创新创业平台和科技基础共享平台,努力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引领、提升作用。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按新口径)达2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到20%,实现利润5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00家以上;全市省级创新型企业由目前的11家增加到20家以上。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服务业聚集园区建设,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建设四重物流服务时域圈:以荆州城区为中心,面向本市各县市区1-2小时物流服务圈,面向省内各主要城市的3-5小时的物流服务圈,面向华中省会城市的6-8小时物流服务圈,面向国内其他中心城市12-24小时物流服务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初步形成楚文化和三国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亲水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等特色鲜明的产品系列,增强荆州文化旅游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创新金融保险,升级商贸服务,形成方便生产生活的金融保险服务网和商贸服务网。

    突破性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开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把荆州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水禽养殖基地、全国最大的水生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双低”优质油菜基地和湖北省最集中的优质稻生产基地;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荆州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农业生态科技园,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发展节约型、生态型、循环经济型农业,把荆州市建设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文明示范带。

    支持荆州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荆州科教资源、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加快荆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产业。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军民融合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整合创新资源,逐步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区域。

    三、建设大城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1〕45号)精神,积极实施“大城市”战略,打造鄂中南和两湖平原经济增长极。以壮大荆州主城区为重点,引导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在长江沿岸有序集中与分布,形成城镇体系结构合理、区域发展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连绵带。

    根据荆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以集聚发展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协调发展县市城区为支撑,以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和促进发展一般镇为依托,以加快构建“城市片区+外围组团”为方向,走城镇化集中发展的道路。“十二五”时期,努力把荆州中心城区建成常住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把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洪湖等县市城区建成常住人口过20万的中等城市,把江陵城区建成常住人口10万的县级城市,重点(中心)镇人口达到5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形成“一心、五轴、六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第六章拓宽发展空间

    围绕“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促进‘两圈’互动和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典型示范区”的目标,在不断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拓宽辐射空间,扩大和延伸湖北长江经济带的作用和影响。

    一、汉江综合开发

    加快推进汉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加快现代水利航运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力争形成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一)加快现代水利建设。

    以水利综合开发工程、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强化水资源配置与保护。

    1.加快水利综合开发工程建设。

    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工程、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等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引江补汉神农溪调水工程、碾盘山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高度重视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着力抓好沿江部分涵闸改造工程,分期改造闸站。高度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着力抓好东荆河、汉北河、竹皮河等河流的综合整治。

    2.加快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以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试点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现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按防御百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完成汉江中下游重点堤防建设。抓好杜家台等分蓄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区建设,基本完成小型病险水库和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建设,坚持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城市发展按标准配套建设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加快江汉平原等主要渍涝区除涝工程体系的研究与建设。

    二是灌溉工程体系建设。实施灌区改造和节水工程、引丹入襄工程、重点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抗旱水源工程、江湖连通工程,着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把水利与国土整治、农业结构调整、农技措施推广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用水的配置效率和利用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推广节水型生产工艺。推行节水器具,建立节水型城市。

    3.强化水资源保护体系。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抓紧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和责任考核制度。流域内干支流各类水体按照《湖北省水功能区划》划分的功能区达到相应的水质目标,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对排污口实行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丹江口库区、汉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引江济汉和引丹灌区输水渠道的水资源保护。重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后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科学研究,做好监测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开采量。

    (二)建设现代航运体系。

    加快推进汉江航运枢纽建设,加快汉江航道梯级渠化和整治,完成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形成环绕江汉平原的长江—江汉运河—汉江810公里高等级航道圈。

    1.加快汉江航道梯级渠化和整治。

    兴隆以上航道主要以梯级开发为主,主要是在6个梯级回水变动区和大坝库尾不衔接段进行整治疏挖。兴隆以下航道采用整治措施实现1000吨级航道标准。重点工程包括丹江口至白河段、汉川至兴隆段、蔡甸至汉川段航道整治工程,南水北调中线汉江局部航道整治工程等。

    2.加快港口码头建设。

    合理布局汉江岸线港口,对现有港口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功能完善、专业化和高效率的港口体系。襄阳港、仙桃港、天门港、潜江港、钟祥港、沙洋港等重要港口或港区逐步发展成为装卸、仓储、配送一体化的地区物流中心。重点发挥襄阳余家湖港作为国家铁水联运换装港、内河大型煤炭中转专用港的作用,加快更新改造,增加煤炭中转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北煤南运、铁水联运、水陆联运的枢纽。促进以煤炭、矿石、石油化工、汽车滚装、农副产品为主要装载物的大航运体系建设。

    (三)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十二五”期末实现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趋于合理。

    1.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国家确定的襄州等12个产粮大县(区)为重点,大力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开展综合治理,提高耕地旱涝保收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整合资源,加快种植业板块基地连接力度,建立稳定可靠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重点建设优质稻和专用小麦板块基地。力争“十二五”期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500万吨,基本建成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抓住国土资源部将我省汉江沿线土地整理列入全国重大工程计划机遇,通过“移土培肥”工程(丹江口库区)、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滩涂开发、村庄整治等工程措施大力开展土地整治。重点推进汉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洲滩围垸高产稳产农田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大力实施汉江流域土地整理重大工程和丹江口库区“移土培肥”工程,加大高产农田建设力度,建设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推进特色优质板块基地建设。重点围绕棉花、油料、畜禽、水产、蔬菜、烟草、果茶、药材八大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

    2.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改造提升化工、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充分利用汉江流域丰富的盐卤资源、磷矿资源、石化产业基础,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加强新型化工产业走廊建设,支持大型骨干磷化工企业整合磷矿资源,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建设荆门、应城、潜江、襄阳、天门、仙桃等化工产业集群和园区。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支持服装业采用先进技术及装备,支持仙桃彭场、荆门无纺布及其制品、汉川马口缝纫线、襄阳樊城织布等集群发展。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加快发展各类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业,重点推进武汉东西湖食品加工园区等园区建设。

    ——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突出整车生产能力建设。实施大集团战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建成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专用汽车基地建设,突破性发展汽车零部件,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发动机等关键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加快推进武汉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加快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以及清洁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包括武汉、潜江、天门等市在内的生物产业中心聚集区和以襄阳为核心的鄂西北生物产业拓展区,做大做强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等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支持发展化学医药制剂、新型医疗器械和高端卫生材料等特色产业。加速生物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推动动植物良种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电视、智能电器等消费电子产品,着力发展汽车电子和电机节能与控制产业,力争襄阳和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电子和电机节能控制生产基地。

    3.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发挥汉江流域名山、秀水、人文、都市的优势,确立“山水休闲、历史文化”的形象定位,形成“一线三核五区”的空间布局:汉江干流为轴线,打造汉江风光带;以武汉、襄阳、十堰为核心,构筑汉江流域旅游核心板块;形成神农架——大荆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大武当——丹江口文化生态旅游区、襄阳——荆门历史文化旅游区、汉江下游平原文化旅游区、武汉都市文化旅游区。重点打造八条精品线路,着力把汉江流域建设成为集文化考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和购物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撑。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

    1.构建沿江特色城镇带。

    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适应汉江流域城镇空间集聚格局的需要,构建以汉江为纽带,以武汉、襄阳两个城镇密集地区为支撑,三条城镇发展主轴和五条城镇发展辅轴相联结的汉江流域沿江沿线特色城镇带。

 


    2.增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

    全面推进环保模范城市与生态城市建设,争取1个城市进入“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对流域内的城乡环境进行综合规划,统一整治,重点对流域内100个左右建制镇的供水、污水及垃圾处理进行统一整治;对5500个村庄进行以生态环境整治为重点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汉江上游段生态城市、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尽快制订中游段流域性总量控制与污染防治规划。

    3.建设滨水生态宜居城镇。

    位于汉江干流的城镇应以汉江岸线为基础,完善城镇功能,构建城市亲水区,带动城镇文化、商业、旅游等特色经济发展。在滨水区开发中,对用地功能进行重新调整,重点开拓公共空间。武汉江滩整治应向汉江两岸推进。襄阳应延长汉江江滩开发范围。潜江可引兴隆枢纽的水到市区,变死水为活水。

    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范围,包括武汉城市圈和长江沿线的宜昌市和荆州市,长株潭城市群和环洞庭湖的岳阳市、益阳市和常德市,环鄱阳湖城市群。“十二五”规划期间,要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主中心,宜昌、黄石、黄冈、株洲、湘潭、九江、景德镇为次中心,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通过整合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和资源、区位等优势,加速区域交通、产业、商贸、金融、技术、人才、信息等市场一体化进程,初步形成跨省域的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集群;力争经过10-20年的建设,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具有全国性影响、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能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一)积极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重点推进市场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十二五”期间,要在实现三个城市群内部一体化的同时,推进跨省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首先利用长江航道优势,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地区港口群,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武汉新港为主体,以宜昌、荆州、黄石、长沙、岳阳、九江、南昌为综合运输主骨架,以中部地区重要港口为补充的国内综合运输中转集散基地。重点建设一批适应能源、钢铁、化工原料、建材以及外贸物资等大宗货物中转的港口,加快建设铁水联运港。同时建设以冶金工业原料、建材转运为主的一批中小型港口。通过港口群的建设促进经济的融合,全面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进而形成中部崛起的隆起带。其次,以武广高铁、京九客运专线等为主体,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节点,加快三大城市群之间的快速通道和交通体系建设。对沿江重点公路、铁路等项目建设,优先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建设三个核心城市群之间的城际铁路,实现人员流动的公交化。

    2.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建设与合作。

    加快建设并完善沿江城市(镇)生产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集中处理系统,逐渐提高污水处理率,大力整治区域内的鄱阳湖、洞庭湖、洪湖及湘江、汉水、赣江河道及两岸,使各城市内的河段有机污染明显改善。在沿岸5公里范围内,禁止发展有污染的工业和项目,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推广清洁生产、清洁工艺和绿色消费,发展生态产业;规划和建设沿江城市群绿地系统。

    3.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整合城市群内旅游资源,以绿色生态、古代遗迹、红色旅游三大板块为抓手,成立城市群内旅游合作联盟,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促进旅游线路互接、客源互送、统一促销、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群内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4.推进区域产业合作。

    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理,群内城市合理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相互错位发展。结合各城市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自身特点,重点围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冶金、食品等产业,提高关联度,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一体化优势。

    5.建立统一的区域市场。

    建立城市群区域内统一的市场体系,包括城市群商贸市场一体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科技市场一体化、人才开发和使用一体化、信息网络一体化等的建设,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二)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机制。

    1.建立城市群的推动协调机构。

    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共同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促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明确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协商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领导小组,就有关城市群协同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调、规划,并制定相关政策,形成有利于协作关系深化和优势互补的区域政策体系,为城市群内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各类经济主体的合作和竞争,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条件。

    2.建立城市群科学发展机制。

    科学定位城市发展,合理布局产业,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实现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群内城市应根据城市群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明确在城市群中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出台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相关政策,在土地、财政、税收、信贷、引资引智、重点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重点支持城市群内产业升级、梯度转移、产业对接、协作配套等方面,实现城市群科学长效发展。

    3.探索城市群合作新途径。

    长江中游城市群存在众多的共同利益诉求,各城市间要解放思想,在求同存异中推动区域合作。要建立健全省际高层决策会商、专家咨询论证与地方协作共治制度,探索省(市)际参事共聘、资源开发共谋、设施配置共建、市场营运共体、生态环境保育共治等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形成中央主导、省(市)际联动、城市引领、业界响应、大众参与的区域协作模式。

(责任编辑:徐晶慧)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