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强拉动力
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没有项目就没有后劲,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保增长加大投入要落实在项目上。紧紧抓住国家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难得历史机遇,选准项目、争取项目、建好项目,为构筑江西崛起大格局打好基础。确保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突出交通运输和电力能源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开工建设瑞金至寻乌、南昌至德兴等10条高速公路,续建鹰潭至瑞金、石城至吉安等7条高速公路,建成瑞金至赣州高速公路,加紧做好赣州至崇义等9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全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7公里,总里程2433公里,改造国省道800公里。开工建设杭南长客专等9个铁路项目,续建向莆铁路、昌九城际铁路等8个铁路项目,加紧做好昌吉赣城际铁路、京福高速铁路(江西段)、阜鹰汕铁路等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续建昌北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扩建工程,加紧做好上饶三清山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南昌至湖口Ⅱ级航道整治等6个航运项目,续建新干港河西货运码头等4个航运项目。开工建设贵溪电厂“上大压小”工程等10个能源项目,续建天然气省网一期工程等8个项目,力争建成长岭风电场等14个项目,加紧做好彭泽核电等9个项目的前期工作。突出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开工建设峡江水利枢纽等6个项目,继续抓好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等16个项目,力争建成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一期工程,完成3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突出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开工建设中国(江西)将军雕塑园等14个项目,续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21个项目,加快建设江西艺术中心等项目,力争建成江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12个项目,加紧做好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等6个项目前期工作。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开工建设南昌地铁1号线等51个项目,续建萍乡市污水处理工程等15个项目,力争建成宜春污水处理厂一期等18个项目,加紧做好设区市应急备用水源等8个项目的前期工作。
活跃市场,促进消费。大力促进房地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力争新增廉租住房29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0万平方米。结合旧城改造,加快推进棚户区(城市低洼危旧房住宅区)改造。认真落实促进住房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契税税率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购买或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一律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按低限减半征收经营性收费,认真落实经济适用房按揭贷款政策,提高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的购买能力。依法依规组织启动货币化房改工作。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引导房地产商理性确定商品房价格,薄利多销,让利于民,增强市场信心。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推进“双百市场工程”,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方式,繁荣市场。重点培育壮大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和商品交易市场,力争销售总额超10亿元的商业零售企业达到3-4家,年交易额超6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4个。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家店的建设改造,进一步完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组织实施好“家电下乡”工作,为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洗衣机等提供规定价格内13%的补贴,促进农村消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扩大“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品牌效应,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游、购、娱、食、住、行配套。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闲旅游,实施居民休闲旅游行动计划,扩大客源,提升水平。力争全省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旅游总人次分别增长20%和15%以上。
强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对加大投入、扩大内需的支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信贷规模,争取全省贷款规模增幅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用于“三农”的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贷款平均增幅,用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贷款平均增幅。积极引进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机构入赣,抓好民生银行南昌分行、中银国际证券、永安期货江西营业部的筹建和开业,鼓励已在省内落户的股份制银行在有条件的设区市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做大江西板块。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金融信贷担保公司,提高省投资集团、地方铁路投资集团、省行政事业资产集团公司的融资投资能力,抓紧筹建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全面启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抓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进一步推动保险业发展。规范发展各类服务性中介组织,提升信息通讯及软件服务外包业发展水平,大力支持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与运营。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坚。实施好下放权属、股权多元、嫁接改造、转制重组及兼并破产等“五个一批”改革,推进首批42户下放省属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工作。推动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战略合作与重组,重点推进江钨集团与上海望潮、煤炭集团与北京中弘、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中银香港等合作。抓好新钢与洪钢的整合重组,支持江铜、江钨等有融资能力的优强企业收购兼并重组中小企业。在安置好职工的前提下,继续推进69户政策性破产企业的破产操作。进一步完善企业薪酬分配机制,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增量资产奖励股权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行公共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统一规范透明、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省直管县”改革范围扩大到全省所有80个行政建制县(市),逐步推开“村账乡代理”。完善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执收执罚部门收支完全脱钩试点扩大到61个县(市、区)。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设区市级公务卡制度改革。切实抓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全省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制订和落实好相关配套措施。抓好区域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抓好南昌、新余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和萍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省改革探索经验。
更大力度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重大产业招商,组织好第七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第四届中国“五会”(南昌)经贸恳谈会等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争取一批技术领先的企业落户江西。力争今年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利用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资金增长20%以上。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结构,力争全年外贸出口总额增长20%。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继续推进阿尔及利亚(中国)江铃经贸合作区、汪氏集团阿根廷经贸合作区和多哥中国农业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支持省地矿局、省核工业局、江铜集团、江钨集团、省煤炭集团等在伊朗、澳大利亚、秘鲁、菲律宾、印尼等国进行矿产合作勘查开发。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大通关”区域合作机制,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直通放行”的通关适用范围,推动和支持“无水港”建设,力争新开1-2条国际(地区)航线,提高“铁公水空”联运水平,降低口岸物流成本。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文化出版产业以及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等。继续支持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领头创业,大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推动广大农民致富创业。鼓励设立中小企业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创业融资提供支持。新建20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力争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以上,上缴税金占全省税收总额的58%以上。
(五)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绿色生态江西建设
全力抓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抓紧做好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争取年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能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纳入国家重点功能区建设规划。进一步抓好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做好一批战略性工程的前期工作,突出抓好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调研论证和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尽快通过国家审批。
切实抓好以“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继续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年内50%以上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同步建成。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营运,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开工建设一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重点推进区域性乡镇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建设,提高无害化处理率。加大“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力度。继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七个不准”专项治理行动。保护区内凡不符合“三个坚决不搞”要求的企业一律实行关停并转,其他企业也逐步有序迁出水源保护区范围。继续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坚持科学造林,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和农村房前屋后空地造林绿化,省财政再安排3亿元免费向农村群众提供造林苗木。抓好长江防护林、珠江防护林、血防林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争取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万亩。支持和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积极推进九江、南昌、赣州出口加工区、宜春经济开发区等10个生态工业园的创建。省财政安排3500万元重点支持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植保技术,大力发展“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促使规模化养殖场减少污染。
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实施好丰城电厂综合节能改造、晶能光电LED产业化等重点节能工程。抓好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企业脱硫改造,新余电厂、井冈山电厂、九江电厂燃煤火电机组脱硫设施建成投运。抓好公共机构节能和建筑节能工作。抓好萍乡市、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江铜集团、华春集团等4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加大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增加减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总额达到7000万元;增加节能专项资金1000万元,总额达到4000万元。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加强环保立法,开展“五河”源头和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调研,争取年内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坚决把好项目准入关,把“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决策、每一个项目中,凡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不管项目多大,坚决不予审批,不准建设。建立健全环保监督评估机制,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实行预警,对超标排放、整改不力的市县实行“区域限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省财政增加安排1亿元,总额达到3.8亿元,对纳入政策范围的公益林补偿标准每亩提高至10元。省财政安排8000万元,对五大河流和东江源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县(市、区)进行奖励。力争全省主要河流及鄱阳湖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内监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六)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支持农村校舍改造和中学实验室建设,加大城区中小学校舍建设力度,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办好特殊教育,切实改善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条件。进一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切实保障这部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财政再安排4亿元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化解。加快普及高中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力争达到70%,积极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与就业的对接,切实提高就业率。做强做优高等教育,积极抓好“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继续抓好高校债务化解工作。规范民办教育,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推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百千万工程”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教师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面向海内外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为各类人才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切实抓好科技事业发展,加强科技知识普及等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创新型社会。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挖掘深厚的赣文化底蕴,把握时代特征,打响赣文化品牌。继续扩大红歌会影响,唱出特色品牌,唱响主旋律。办好第四届江西艺术节等重大文化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城乡人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实施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力争全省40%以上的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积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支持广电、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抓好江西国际影视文化城、出版产业基地、泰豪动漫产业基地、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典籍整理和文史研究工作。
加强卫生、体育和人口计生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加强公共医疗和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突出改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条件,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医疗质量。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动力和活力。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抓好妇幼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筹备第七届城运会,认真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毫不松懈抓好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交通、化工、建筑施工、大型娱乐场所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高度重视抓好森林防火,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社区建设,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维稳工作,健全信访制度,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化解,尽最大努力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应急管理,依法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加强民兵预备役、“双拥”、国防动员和民族宗教工作。切实关心老龄、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