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料:宁夏回族自治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03月22日 16:37   来源:宁夏日报   

(  2009年1月14日  王正伟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区人民奋力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一年,也是我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跨越发展主题,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局面,全面完成了自治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再上台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0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分别增长7.2%、14%和11%。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78.6亿元,增长23.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增长18.8%。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98亿元,新增贷款263亿元,增长22%,增幅居全国第五。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主要特色农产品均以两位数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80%。“五优一新”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68%,新增原煤产能500万吨、煤化工产能221万吨,电力总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
    ——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8.6亿元,增长38.1%,增幅居全国第六。城市化率达到45.5%;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宁夏平原被评为全国十大新天府。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巩固乡镇改革成果,构建农村新的商贸物流和金融服务体系。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00亿元,增长29%。进出口总额18.8亿美元,增长19%;其中,出口12.6亿美元,增长15.8%。
    ——社会事业全面提速。10项民生计划顺利实施,30件为民实事全面落实。教育“两基”攻坚通过国家检查验收。五级文化网络初步形成。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9.69‰。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932元和3682元,增加绝对额均为30年来最高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亿元,增长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从年初的10.5%回落到年末的3.4%。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
    这些成就,是在经历各种风险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取得的,确实来之不易!全区上下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抓大事要事,推动全局工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围绕展示成就、凝聚人心、鼓舞干劲,开展“迎大庆、树形象、做贡献、促发展”主题活动,全力推进改善民生、整治环境、文化宣传、创优奉献和标志性建筑“五大工程”,隆重热烈举办各项庆典活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充分展示了我区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奋力跨越的新形象,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热情支持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周密组织奥运火炬宁夏境内传递活动,精心做好支持奥运通勤保障、志愿者服务、物资供应和维稳安保等工作,受到北京奥组委的高度评价。认真贯彻国务院29号文件精神。国务院从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着眼于解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50大庆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整套符合宁夏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为我区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六大基地、六个示范区、一个目的地”的战略定位,是指导我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全力抓好《意见》落实和项目对接,同时邀请国家各部委60多位领导来宁考察,已有11个部委出台了贯彻《意见》的办法和措施。奋力抗击自然灾害和支援抗震救灾。采取各项措施,及时做好保煤电生产、保设施农业过冬、保市场供应、保人民生活等工作;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向灾区率先派出救援队伍,率先运送急需的清真食品,率先接收“三孤”人员,累计捐款捐物折合3.4亿元,援建过渡安置房5000套10万平方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坚决贯彻中央扩大内需十项政策,迅速采取税费减免、财政贴息、稳定煤价、降低电价等综合应对举措,“点对点”帮助企业解难脱困;抓紧编制上报项目398个,落实国家新增投资近20亿元;争取国家发改委核准了总投资近400亿元的三大电厂、三大煤矿、向山东输变电和聚甲醛项目,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共同举行了国家级宁东(太阳山)煤电化基地项目奠基开工仪式,创造了我国能源建设史上单次开工规模新纪录,标志着宁东(太阳山)基地步入了高层次推进、高水平建设、大规模开发的新阶段。
    (二)抓优势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战胜各种灾害中收入增加、效益提高。全面落实惠农强农政策,财政投入农业资金44.6亿元,增长58%,兑现各类政策性补贴17.2亿元;粮食总产329万吨,创历史新高。强力推进特色和设施农业,制定五年规划,重点发展枸杞、马铃薯、清真牛羊肉、牛奶、瓜菜、淡水鱼、苹果、红枣、葡萄以及优质粮食、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和道地中药材13个优势特色产业;“三个百万亩”工程全面启动,科技对现代农业支撑力增强,新增各类设施农业26.1万亩、高效节水补灌25万亩、集雨覆膜保墒60万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计划,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13家,4个农产品跻身中国名牌产品行列,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8%。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力度加大,新增耕地13万亩,新建旱作基本农田3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3万亩;启动“新农村、新合作、新网络”工程,农村信息化省域试点通过国家验收;建设新村示范点40个,整治旧村235个,3.2万农户喜迁新居,20%的农户用上清洁能源;改造农村道路900公里,行政村70%通油路、94%通客车。
    (三)抓优势资源开发转换,新型工业化推进取得新进展。全力实施宁东(太阳山)大会战,任家庄、清水营、马莲台等煤矿竣工投产,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太阳山风电场一期和宝丰煤焦一体化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全年完成投资230亿元。突出发展“五优一新”产业,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阳光多晶硅、隆基单晶硅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全面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实施中冶美利30万吨高档纸、中银绒业360吨羊绒纱、中色东方3万吨干法氟化铝等一批技改项目,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00亿元,增长20%。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成西北首座高压并网实验光伏电站,开工建设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发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铸钢件生产填补国内空白,多晶硅生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71项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狠抓节能减排,严格执行“十大铁律”,下大力办好环保10件实事,加快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和4%。
    (四)抓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组织实施42个关系全局、关系民生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0亿元。围绕自治区50大庆,建成了“四馆三中心”、览山剧场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围绕提升宁夏在全国交通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全线贯通盐中、中孟和银川绕城高速,基本形成“三纵九横”路网,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万公里;完成银川河东机场航站楼扩建,中卫香山机场首航成功,固原六盘山机场加紧建设。围绕沿黄城市带建设,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黄河大堤和滨河大道卫宁、吴青、灵武段建成,爱伊河银川-沙湖-石嘴山水道贯通;一批城市道路、绿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塞上湖城”银川、“山水园林”石嘴山、“滨河水韵”吴忠、“浪漫沙都”中卫、“丝路古城”固原等城市特色日渐突出。围绕西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和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青铜峡灌区节水改造、清水河综合治理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976平方公里;启动“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工程,新增造林17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84%。
    (五)抓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组建宁东铁路、富宁投资等一批发展前景看好的大企业,引进中电投、中色、中粮、国药控股等央企与我区重点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太西二矿等10家企业依法破产,青龙管业等上市步伐加快,机关所属企业脱钩改革有序推进。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开业,成为全国首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整体改制银行。积极推广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物流资金调剂试点和村级互助资金四种模式,小额贷款公司达24家,累计为小企业和农民发放贷款35亿元。人事财税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实行分类管理。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债务和义务教育债务化解任务,农村综合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理顺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地税部门统一征收社保资金。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和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加强了与日本岛根县、泰国北大年省等外国友城的交流合作。
    (六)抓统筹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进一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全区财政安排社会事业支出150亿元。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完成育才等14所学校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46所农村学校改造工程,建成100所标准化回民中小学,教育强县(市、区)达12个,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74%;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和一批职教中心开工建设,东西合作办学不断深化;宁夏大学进入“211工程”,宁夏医学院实现“创大”目标,北方民族大学更名挂牌,财经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全国示范性高职建设工程行列。促进文化体育进步,建成市县文化馆、图书馆9个,行业博物馆42座,乡镇文化站66个,开工建设了亲水体育健身中心等一批体育设施;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创排了《盛世回乡》等一批优秀剧目,《回族典藏全书》、《中国回族》、《同心》、《清风明月》等作品推向全国。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改扩建县级医院7所、乡镇卫生院36所,着力提高县乡两级医疗装备水平;启动实施医疗器械和主要医用耗材的“三统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面提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继续扩大。实行严格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少生快富”工程深受群众欢迎。
    (七)抓民生保障,和谐宁夏构建取得新进展。以民生计划为载体,逐步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广泛开展全民创业,召开全民创业动员大会,采取一系列推动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超额完成“四个一”的目标任务,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实效;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75万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38亿元。不断完善社保体系,基本养老等五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两次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标准,为低收入群体发放大庆慰问金1亿元;建成廉租房4098套、经济适用房80万平方米,1.9万城镇低保户住房困难得到解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和危窑危房改造工程,建成可安置8.1万人的移民住房及配套设施;加大闽宁协作和对口帮扶力度,全面完成第二批276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任务。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巩固发展;深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健全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快速有效地应对和处置了“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动物疫情疫病、“10.16”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建立特邀安全质量监督员制度,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宁夏”创建深入开展。国防建设、军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八)抓效能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展“效能建设年”活动,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服务力和公信力。坚持依法行政,办理全国、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224件,政协委员提案557件;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8件,制定政府规章9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52件。创新行政管理,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启动运行,35个厅局843个审批许可及便民事项进入大厅,办理各类事项12.3万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赢得社会的普遍好评。加强效能考核,对五市政府和自治区所属厅局实行效能目标管理,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考核,严格奖惩;大力精文减会,自治区政府会议和文件同比分别减少23.5%和22%,压缩临时性议事机构200多个;深入开展廉政监察、执法监督和效能监察,实行廉政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和政风行风的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2008年非同寻常,国家的大事喜事多,急事难事也多,我们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把握大局,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迈出了跨越发展的坚实一步。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务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各行各业辛勤劳动工作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向驻宁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人民警察,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宁夏现代化建设的中央驻宁单位、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区是欠发达地区,正处在爬坡追赶的关键时期,在前进中还存在不少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增长质量和效益还不理想;“两高一资”问题依然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充分暴露,优化升级和结构转型任务艰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现代农业推动难度大;统筹城乡发展不够,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政府自身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一些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效率不高、落实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所有这些,我们将在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袁霓)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