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字塔”结构走向“橄榄形”,收入分配改革很迫切,但又不能仅仅靠单项改革来完成转型。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以及危机所带来的经济、社会转型,意味着“中产”面临更复杂的生存环境,面临更复杂的未来。
亚洲开发银行2010年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据其提出的标准来估算,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人数为8.17亿。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认为中国的中间阶层能占到23%。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国家和地区里,“中产阶级”(原文如此)是消费社会的主体、民主政治的支持者、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的拥护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卢汉龙认为,中国依据职业和生活状态,可以分为富有阶层-精英阶层-知识服务阶层-直接生产者阶层-贫困阶层五个板块。在“权力”和“资本”两个维度中处于中间水平的中小企业主和知识服务阶层,是中国“小康阶层”的主要部分(或称“核心中产阶层”) 。
上海昔日的“中产”、拉美国家的“中产”以及欧美国家的“中产”,都给转型中的中国留有诸多有益启示。卢汉龙、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荣休教授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室副主任郭存海在此从不同角度予以阐述。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以来,在经济融入全球体系的同时,社会结构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构,理论界也引发出对于现代‘中产阶级’(编注:原文如此)的关注与讨论。从理论上看,‘中产阶级’的概念并不局限于一个中等收入的经济标准,也指领先消费潮流的一种创新生活方式,而且一般指称的‘中产阶级’,又会和关注公共生活,政治上要求民主自由,崇尚人权的社会势力相联系,因而‘中产’话题引发出来的社会内容较为复杂和敏感。”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卢汉龙在《争鸣与探索》杂志2011年11期发表《转换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路径——以“小康阶层”取代“中产阶级”为尝试》,提出:中国能不能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关键在于身处先进生产力前沿(知识服务经济生产力),又在权力与资本两个维度中处于中间水平的人群,能否和数量更为广大的直接生产者群体联合,有效地实现其与资本和强权的对话,保证社会公平,从而建设一个有“中产”,没有“阶级”的全面小康社会。
7月20日,卢汉龙接受《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记者采访,谈中国“中产”之演变,以及其他国家“中产”给中国的启示。
(责任编辑:李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