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中产现状分析:上海本地人超一半是中产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内地中产现状分析:上海本地人超一半是中产

2012年08月08日 10:06   来源:东方网   

  中国中产的忧虑

  上海经济评论:你怎么看,许多中产阶层通过投资、技术移民等方式移民国外?

  卢汉龙:这就是人才流失。在早期,人才流失主要是出国留学的人,这些留学在外的人群回来的其实并不多。近几年留学在外的人才有回流,但是回来的人才也不是真正一流的人才。真正的人才还是会觉得在国外发展比较好,整个中国吸引人才的环境还没有形成。

  不同的人才对国内研究条件的需求不同,比如,研究自然科学的,可能会觉得国内研究条件缺乏,很多实验室没有,对自然科学的重视支持力度也不够。

  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来说,考虑得会更多,像知识被重视的程度、研究的环境。国内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

  此外,欧美发达国家有良好的社会保障福利制度。有些移民是技术移民,会觉得国外的工作条件更好。有些人移民是为了下一代教育。欧美国家的市场制度发展成熟,机会较为均等,在国内有些机会就不一定很均等。公平性、稳定性也是移民的中产阶层考虑的因素。

  还有就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环境破坏和生存状况恶化严重。食品安全也是大家的忧虑。

  上海经济评论:你觉得,未来中国中产阶层群体增长的趋势如何?中国中产阶级对国内未来的焦虑感,你看来,源自哪些方面?

  卢汉龙:中国的中产阶层在未来肯定还会扩大,特别是白领人员,但现在整个福利保障制度还缺乏。

  假如是在外资企业的白领,他们在职业升迁方面有玻璃顶,而且,他们和公司外派到中国的人员,薪资上还有差距。他们面临房贷、教育、医疗方面的担忧,对职业的稳定性也缺乏安全感。

  中国整个收入系统不透明,没有很好的就业保障和社会福利保障,白领的行为有时候也是扭曲的。像医生、教师、律师、法官这些职业,在西方属于最稳定的一类职业。

  在中国,这些职业人群,有人力资本,没有职业安全感,又缺乏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支撑,就只有靠人力资本向市场索取,这些行业的商业味道现在很浓。

  上海经济评论:如何缓解中产阶层的这种焦虑,减少不安全感?

  卢汉龙:首先,建立好的福利保障制度,基本的医疗保障很重要。再者,加强职业的稳定度。第三,要减少收入差距,改变收入不公平的现象。在收入不透明的国家,大家都有一种被剥夺感。现在,中国存在收入不公,收入不透明的情况。在这种不透明的情况下,很难界定属于中产阶层还是不属于中产阶层。

  此外,在教育方面要注重公平,要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最近几年,研究中产阶层的学者发现,中国目前的教育对代际流动的影响较弱。本来教育可以改变人生,但是现在这种改变人生的机会只落到一部分人身上,农村子弟考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少,考重点大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李宏果)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