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中产现状分析:上海本地人超一半是中产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内地中产现状分析:上海本地人超一半是中产

2012年08月08日 10:06   来源:东方网   

  中国式中产

  上海经济评论:除了刚刚我们谈到的职业、收入、主观认同之外,也有学者提到生活方式,按照这一标准,中国是否有中产阶层仍有争议,你怎么看?

  卢汉龙:用西方的标准来看,中国中产阶层没有西方中产阶层的行为方式。在西方,中产阶层被称为“消费的前沿,政治民主的后卫,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现在,有些中产阶层反而成为不安定的因素。我觉得在中国,中产阶层并没有产生中产阶层行为的条件。

  西方中产阶层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消费的前沿,政治民主的后卫,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因为西方中产阶层的形成过程,是跟整个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权民主、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完善,同步进行的。

  观察历史可以发现,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阶级的界限愈加模糊,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一种共识,即人权比产权更重要。这个时候的产权概念和马克思时代的产权概念已经不一样了,马克思时代的产权基本上是指物质资本。

  而上世纪30年代之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分化,管理、知识在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本超过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就是指知识、技术、经验,是可以通过教育形成的。

  而且,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发现,经济增长了,但是社会要可持续发展,人权保障十分重要。此时,工人阶层的地位,和马克思时代工人的地位也很不同,因为工会、劳动保护政策、社会福利制度慢慢建立起来,分享经济增长的福利已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中产阶层逐步形成他们的行为方式了。

  如果只统计收入,或者仅按照职业形态来划分,在中国城市中,已经有30%是中产阶层。

  但是,这些中产阶层,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状况,跟西方的中产阶层很难做比较,因为他们生存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条件很不一样。

  比如,私营企业家的收入肯定是中等或中等以上,从产权角度来看,他们处于国有资本和一般劳动者之间,是属于中产阶层。

  但是,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市场进入不包容,贷款困难,人力成本的上升很快,他们的经营状况也不是很好。

  上海经济评论:现在有一个词汇叫做“被中产”,哪些因素造成被定义为中产阶层的人对自己的中产身份并不认同?

  卢汉龙:“被中产”的说法大多来自白领知识阶层。对于国内的中产阶层而言,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并不安定。

  我的观点就是中国有“中产”,但没有“中产阶层”。因为,所谓中产阶层,是要有主观认同的,现在,许多“中产”并不认同自己是中产阶层。并且,客观来说,国内的中产人群并没有西方国家中产阶层形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然也难有相应的行为方式。

  一个稳定的社会,应该多数人认为自己是“中产”,属于中间阶层的。

  上海经济评论:上海中产阶层是怎样的情况?

  卢汉龙:上海的中产阶层在全国而言,比例很高。虽然上海的中小企业家比较少,但是上海的白领、公务员比较多。假如从职业结构来看,本地户籍的上海人口,肯定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人群可以属于中产阶层。

  上海经济评论:上世纪30年代是上海经济的黄金年代,那时,上海中产阶层是怎样的情况?

  卢汉龙: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中产阶层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上世纪30年代,职员、白领是上海十分重要的一个职业群体。那时,第三产业规模较大,有的人在外国公司做买办,有的人在公司里做职员。像程乃姗等作家,就很喜欢写这个年代的这个职业群体。

  但是1949年之前,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官僚和半殖民地的条件下艰难成长的。所以即使在上海这样非常现代(摩登)的工商业城市,也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更多看到的是具有“小市民”性格的上海中产群体。但是他们的现代性发展方向是很明确的:讲规则、讲理性、崇拜西方、追求完美。

  在1949年之后,直到“文革”之前,这些中产阶层人群,其实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如50年代中期以后,中小企业家、小业主,他们的资产被公有化了,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还是比较中产阶层的。

(责任编辑:李宏果)

商务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