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13年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称,以85后为主的职场新生代离职率达到21.9%,比企业平均离职率高出5.2个百分点。在我市,各大人力资源市场和美心、金科等知名企业的人力数据也显示,85后是离职跳槽主力军。人力资源专家指出,以85后为主的职场新生代离职率高很正常,因为年龄相对较大的80后事业和家庭趋于稳定,而85后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打拼,他们频繁跳槽带来的劣势是职业规划不稳定,优势则是因此获得更多机会和视野。
“厂里很难看到年龄相仿女生”
田昊,1989年出生,家住渝北区十方界小区13栋4楼,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器工程系2012届毕业生。去年7月,他和同龄人一样,穿梭于各种招聘会,最后在九龙坡区二郎一家电器厂当了一名装配钳工。
“每天的工作生活就是简单的两点一线:白天在车间里工作,吃过午饭休息一会儿就得继续回到流水线上。”田昊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自己很难适应远离都市的生活。“最要命的是,在厂里甚至很难看到一个年龄相仿的女生,很难找到女朋友。”田昊说,自己今年24岁了,还没谈过恋爱,做这一行身边合适的资源确实太少了。
田昊干了不到3个月便辞去了工作,这几个月在家专心复习公务员考试资料,想在今年的市级公务员考试上试一试。
没到坚守一份工作谋生程度
智成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 万成伟
找不到女朋友这种辞职理由看似一个噱头,实际上是为自己找借口,表现出部分85后、90后职场新生代工作耐力差。究其根本,是社会经济发展,家庭条件提升,职场新人还没到必须要坚守一份工作维持生计的程度。
换个角度来说,制造型企业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现在的制造业是人员流动最频繁的行业,员工压力大,企业不能只把员工往流水线上赶,还要关心员工的业余生活和情感生活,否则,劳动效率是无法保证的。
“办公室简陋午饭不能及时吃”
陈竹,江津区人,家住江北区枫香庭小区4栋4楼,暨南大学中文系2012届毕业生。从去年到现在半年时间,她就换了3个工作。
“我当过报社实习生、新东方教育机构的助教、销售代表,总是干得不太顺手,一直呆不长久,总想换个环境。”陈竹说,干的工作和自己想象的差距太大,难以适应,所以频繁跳槽。
“比如在报社实习时,每天都要外出跑新闻,而想象中的工作是和采访对象面对面坐下来交谈。因为太辛苦,只干了半个月。在新东方当助教时,公司让我帮忙整理文件,我觉得有些大材小用,没干多久也放弃了。”陈竹说,当了一个月销售代表,还要上街发传单。“此外,办公室设备简陋、中午不能及时吃饭等,都是我上班过程中的障碍。”
现在,陈竹在北京一家海外留学中介机构当文员,主要工作就是帮客户写申请书。“我一直都有出国的意愿,希望这份工作能让我积累点申请就读国外大学的经验。”陈竹说。
找不准定位是职场新人通病
智成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 万成伟
陈竹既然有出国的打算,为什么之前还要频繁找工作呢?找到了工作却一直不能长久干下去,始终不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也是职场新生代的一个通病。
作为职场新人,要学会自我克制,尽管新人成长需要有一定过程,但人生计划还是需要制订长远,不能让频繁跳槽形成一种惯性。
“关键是每次跳槽都要有收获”
王宁(化名),1980年出生,家住江北区红旗河沟金地花园小区B栋6楼,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系。
“我2002年毕业,和同学合伙开了一家电脑公司。”王宁说,2004年合伙人引进新的投资方,他的股权被稀释,收益大幅降低,便退出了合作。
之后,喜欢音乐的王宁在沙坪坝区开了一家CD店。王宁说,每天一个人守着店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方式,收入也不稳定,便开始每天在店里自学经济学知识,想在金融业谋发展。
“到了2009年,我觉得经济知识学得差不多了,便关了店铺,在一家证券公司找到工作。”王宁说,这一年他29岁,年薪6万元。去年,他从证券公司跳槽到较场口一家都市报当经济部记者,年薪10万元,“对这样的工资,自己很满意。”
“大部分人刚走出学校时,对自己的工作定位都不太清晰,关键是每次跳槽都要有收获。”王宁说,开公司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和经济基础;卖CD那几年干了自己喜欢的事,还自学了经济知识;在证券公司打拼几年,让自己有了金融行业工作经验,这些经历都为自己的记者职业打下了基础。
年轻人找不到方向也别止步
联英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专家 曾华
王宁虽然换过多份工作,但他每次跳槽都有目的———这是80后与85后跳槽的最大不同,85后往往是工作不爽了就跳槽,而80后是看准了才跳。
年轻人难免找不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关键是在找不到方向时不要止步,要不断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工作,想要什么生活,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搞懂这些后,就能在以后的发展中找到目标。 见习记者 汪一阳
(责任编辑:袁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