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差异,是我们完全沟通的前提。最后文明的融合绝不是某一种文明对他文明的说服或者征服,而是多文明,把有用的活着的价值合在一起。”
4月7日下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对话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这样表示。
同时,于丹认为品牌的依托可以消除公共外交中诸多的成见。现在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很多成见来自于政治、意识形态,但其实公共外交更多看重的是生活方式,是个体在文明中所享受的成果。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直存在。在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冲突也一直存在。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消除成见,让更多的人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对内对外文化交流中,西藏也一直在积极探索,努力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建设,西藏文化的软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日益提升。
2010年,西藏组织23家企业和单位参加全国各类重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对外推介文化产业招商项目42个,签订产品订单12个。全年共落实立化产业协议投资达7亿元。西藏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增加到2个,原生态歌舞《幸福在路上》入选“国家旅游重点项目名录”。西藏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正式纳入全国文化产业项目工程。
同时,为加强内外文化交流,西藏成功举行了“西藏考古与艺术殿”赴日本和台湾的展览活动。首次举办了“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促进了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文化交流合作。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型藏戏歌舞《吉祥奥运》向中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西藏文化的魅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西藏馆内文艺演出、非遗展示,西藏周节目《天上西藏》、《雪域珍宝》、藏戏《吉祥祝福》、街头巡游《雪域腾飞》、非遗技艺展示等文化活动,在世博会上充分介绍了鲜明的西藏文化。
2012年,新编舞台剧《文成公主》、大型多媒体情景音乐会《西藏春天》、大型歌舞诗《魅力西藏》等赴京演出,开展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此外,唐卡等传统工艺品展也赴内地展出。
据了解,2005年到2010年5年间,西藏先后派出团组36个,访问了美国、西班牙、台湾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近100个城市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接待了23个团组到西藏进行文化交流。
西藏探索出了一条对内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方式,依托文化品牌优势,让更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了解西藏,有力提升了西藏文化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