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投百亿建国际低碳城 为全国探路

2013年06月17日 13:44   来源:南方日报   杨磊 张仁望

  高速城镇化带来资源环境巨大的承载压力,如何实现更低碳、更绿色的发展,让城市更美好、更宜居?今天,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将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外的逾千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理念、低碳实践案例等进行交流。同期,深圳将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设低碳城为全国探路

  据悉,本届论坛以“低碳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为主题,将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方向,立足深圳国际低碳城,服务全国低碳发展。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国际低碳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干明表示,作为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深圳国际低碳城是新时期深圳落实科学发展、打造“深圳质量”的重要实践,将在升级转型中探索出新的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深圳新城区建设的模式和路径。

  “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绿色低碳、气候友好、生态优美、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区诞生在深圳,为全国乃至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李干明说。

  据了解,深圳国际低碳城选址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以高桥片区约1平方公里为启动区,以高桥、坪西以及丁山河沿线约5平方公里范围为拓展区。自去年8月启动建设,启动项目包括国际低碳城会议及展示中心、工业厂区绿色建筑改造、客家围屋低碳社区改造、低碳市政工程、丁山河改造等一批示范项目。

  首届低碳论坛今日开幕

  据论坛主办方介绍,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国务院决定自今年起设立“全国低碳日”,时间为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

  作为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首届低碳城论坛”将于今日正式开幕。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荷兰、美国、瑞典以及欧盟等国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将出席此次论坛,与会人员总规模将超过千人。本次论坛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方向,按照“国际视野,本土特色”、“高端规格,大众参与”的思路,重点突出论坛的“国际性、开放性、创新性、知识性”,扩大低碳城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国际影响力。

  论坛将由五部分的内容组成,分别为低碳发展论坛、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运行启动仪式、展示展览、创意大赛、国际合作及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其中,发展论坛又分为第四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论坛、光明论坛、碳交易论坛、低碳产业论坛和低碳城市规划论坛等五个论坛。

  链接

  “发展论坛”五大看点

  1.第四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论坛:2011年9月在芬兰成立的非政府组织,是研究城市低碳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交流合作的平台,本届联盟主席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康飞宇院长担任。本届论坛主要探讨世界低碳城市规划、绿色建筑、低碳交通和低碳产业方面的发展,内容包括论坛演讲和低碳交通论坛、低碳能源论坛两个分论坛。

  2.光明论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发起的、以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规划建设为主要议题的国际性交流平台。自2008年以来,光明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现已成为规划建设领域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学术交流的品牌。本届光明论坛以“从绿色建筑走向绿色生态城区”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在城市规划、交通、建筑等多个领域就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进行研讨,进一步扩大全社会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共识。会议规模约400人左右。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将出席光明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3.碳交易论坛:以“启航与梦想”为主题,探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特色与创新,前瞻中国碳交易市场趋势,寻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运行良策,展开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为深圳经济、全球碳市场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积极作用。

  4.低碳产业论坛:主要讨论低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新能源、智慧信息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探讨,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5.低碳城市规划论坛:主要讨论世界著名低碳城市(区)低碳规划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深圳国际低碳城的总体规划方案。

  难保青山绿水

  聚焦论坛

  问:目前国际低碳城建设情况如何?答:启动区尚处于项目培育阶段

  据龙岗区政协副主席赵国良介绍,深圳国际低碳城在开发建设方面,创造性的提出了“1+2+N”的模式,“1”是国际低碳城规划领导小组统筹指导;“2”是龙岗区政府和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集团共同承担国际低碳城的土地整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有关项目的开发;“N”是吸引优秀的国内外企业共同参与国际低碳城的投资、建设、运营等工作,通过搭建合作共赢的开放平台,吸取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低碳城的建设。

  整个低碳城的建设分三个层面进行开发,目前重点启动的是启动区1平方公里的建设项目,在1平方公里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上逐步再推广到拓展区的5平方公里,然后再逐步延展到更大的领域。整个开发过程体现了集聚、示范、输出的建设理念。目前1平方公里启动区按照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形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部署,分项目培育、发展和增值三个阶段推进,目前启动区尚处于项目培育阶段,主要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丁山河水质改善与生态环境整治,客家围屋低碳社区改造、工业厂房绿色改造(园区再生示范项目)以及市政设施等项目。

  问:深圳国际低碳城的建设对深圳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答:为全国新型城市化探索一条道路

  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国际低碳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蔡羽称,从2011年开始,深圳就以建设国际低碳城市试点为契机,制订了《深圳市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已经开始了绿色低碳在城市发展中的探索。蔡羽表示,从长远来看,城镇化过程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高排放、高污染的,能不能走出一条低排放、低污染、集约化的城市道路?需要在区域当中进行示范、试点。这对于深圳有特别意义,因为深圳国际低碳城本身是一个建成区,相对比较偏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滞后。如果通过低碳发展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实现城市发展,不仅可以为深圳,而且可以为全国的新型城市化探索一条新路。

  问:深圳国际低碳城的建设思路和投资计划是怎样的?答:启动区建设总投资约为110亿元

  据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松明介绍,在总体思路上,由政府统筹,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整合政府、社会以及国际国内和各种资源要素,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各方利益共享的格局。国际低碳城启动区主要是示范展示功能,拓展区以产业集聚为主,未来将形成“产城融合”的综合性城区。

  在启动区的建设方面,特区建发集团按照一年启动,两年初步形成规模,五年建设完成的思路,具体投资安排是:在2012年至2013年计划投资35亿元左右,主要在基础设施方面,包括马上召开论坛的会展中心,以及绿色厂房改造(园区再生示范项目)。在2014年至2015年,集团将继续投入在市政设施和相关物业上,希望尽快形成规模,大概投资45亿元。2016年至2017年,低碳城会有高端的产业配套和特色学院,以及更多的研发机构入驻,希望在产学研资各方面形成很好的合作共赢,这一块投资是30亿元,初步匡算启动区总投资在110亿元左右(含土地整备)。

  权威声音

  副市长唐杰:坪山再走老路

  “发展是为了什么?物质财富的增加又是为了什么?”在首届低碳城论坛举办前的媒体沟通会上,副市长唐杰表示,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但现代城市由于大规模发展而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损耗,致使社会生态环境恶化,“所以深圳近些年一直在提深圳质量,要走一条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道路”。

  唐杰表示,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就是既要保证快速城市化,但同时也要控制碳排放,这是摆在整个国家、民族面前的难题,所以深圳要进行探索,“在深圳这样一座具有探索、冒险精神的城市,对于新型城镇化之路,国际低碳城就是一个实验。就是期望不经过大规模发展,而直接跳跃式发展,建立一个低碳,甚至是零碳的社区”。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打造深圳国际低碳城的构想。对于为什么选址在坪山,唐杰昨日也给出了解释。他表示,从经济上来看,坪山是深圳最落后的街道,如果纯粹是为了发展,坪山完全可以复制深圳此前30年来的成功经验,“建厂房、建高楼、建烟囱,不出几年,经济就搞上去了。但如果真的这样,那些青山绿水就没了”。

  “为什么低碳城中的客家围屋都没有拆,而要进行修葺和完善?事实上完善的成本可能更高。”唐杰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农耕文明时代发展起来的经验,不应该是舍弃,而应该是吸收,“客家围屋为什么强调空气流动?因为空气流动起来,就不需要用空调了,这就是低碳的理念。”

  唐杰还表示,这次打造国际低碳城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的方式。他表示,之所以选择让企业来运作,是因为虽然现在全世界近300个城市都在做低碳建设,但实际上都仍处在探索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企业运作,能够不断地对项目进行评估,让市场来选择,“现在已经建成的会展中心虽然仅是一个普通的钢结构建筑,但它集中了97项低碳技术,总体节电能够达到40%—50%,这就是选择的结果”。

  记者探访

  低碳城内蔬菜水果能够自给自足

  目前的国际低碳城是什么模样了呢?下一步,国际低碳城又将如何发展?

  昨日,南方日报记者前往深圳坪山一探究竟,而来自深圳市发改委、市规土委、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官员和专家们,也对国际低碳城的下一步发展做了详细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会场也准备就绪。完全由钢结构打造的低碳城会展中心,外表呈灰黑色,外面覆盖着层层绿意。走在会展中心,立刻能够感觉到建筑的设计感、空间感。

  会展中心外,广场、花园、观景平台、湿地等公共空间已经初具规模,茄子、西红柿、辣椒、豆角等蔬菜也已经果实累累。沿着低碳城缓缓流淌的丁山河改造也已初见成果。离会展中心不远,就是保留完好的客家围屋,围屋前是一方小小的池塘。

  据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介绍,会展中心外墙体上的所有植物都是可进行移动的,在东南西北四个墙壁上可以随意移动,需要进行采光的地方就可以移出来,不需要采光的,就可以移进去。而主楼与客家围屋之间的设计,则可以产生30%的自然风,减少空调的使用。

  但让记者感到诧异的是,整个1平方公里的低碳城内,随处都能见到仍在施工的工人,整个低碳城也没有任何围挡,所有人都可以随便进出。当即有人立刻提出了疑问。对此,叶青表示,一直以来,城市都是被动地规划、建设好,让人去使用,不仅没有照顾到市民的感受,而且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极大的资源浪费。而深圳这次建设国际低碳城就是本着尊重生命、尊重土地、尊重自然的精神,打造一个共享、开放的空间,“它就是一个没有建设完的状态。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个会展中心?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建立一个载体,再去筑巢引凤,去建配套。让所有人,包括企业、居民、市民,全都可以给它提意见,共同参与它的建设。”

  据叶青介绍,今明两日,会展中心内除了几大论坛之外,还将同时进行相关展览,而位于会展中心内的图书馆也将同时开放,与会者都可以带着书籍前去分享。

  据了解,前期所有配套工程完工后,低碳城内将实现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而今明两日的论坛上,与会嘉宾也能够尝到菜地种的瓜果,“从离开菜地到吃进口中,只要40分钟。未来,还会建成生活区、工作区,实现1小时生活圈,步行15分钟就能上班,让生命更加高效。”

(责任编辑:秦静)

商务进行时